哀家累了,你们都退下吧。
这样熟悉的一句话,似乎经常能在热播的各类电视剧中听到。而且熟悉到,我们甚至都不需要看电视剧,就能猜到播放的是什么情节。
因为只要一有人提起哀家,我们就知道肯定是太后在讲话无疑了。
包括这些年来热播的各类影视剧,基本都已经习惯把太后和哀家这个称呼划等号,观众通常也不会有疑问。但实际上,哀家这个自称真的那么简单吗?
01 哀家是个戏曲称呼
哀家,之所以哀,一是哀先帝去世,在某种程度上有种悼念的意味在,二是哀太后丧夫之哀、孤寡之身,于是才有这样的自称。
但实际上,哀家这个称呼,只是今人杜撰出来的一个词。比较权威的一个解释是——哀家,是旧小说、戏曲中太后或皇后在丈夫死后的自称。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哀家这个词,不管在历史哪个朝代其实都不存在,只存在于戏曲文学作品中。而现在很多影视剧大多都是受到民间文学和各类戏曲的影响,也都以此为标准,认为太后就是自称哀家。
当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影视剧本身也属于文艺作品的范畴,把它当成一种艺术来观赏,而不应该当成历史来看待就好,所以千万别被影视剧给带偏了。
在戏曲中,自称哀家的除了太后之外,其实太妃也是可以的。她们都属于先帝的妻妾,而先帝的逝世则对应了哀。至于皇后,那是绝对不可能自称哀家的,不然不就成了诅咒皇帝嘛,除非皇帝已经去世,皇后也没法继续做皇后了,升级为太后才可以。
02 太后如何称呼自己?
话又说回来,在真实历史上,如果太后太妃们不自称哀家,在向外人沟通时,她们又是怎么自称自己呢?
首先先说特殊情况。在历史上,有一部分杰出的女性统治者,她们大多都来自于太后,有个词叫垂帘听政,就是专为她们发明的。比如西汉的孝元皇后、北魏冯太后以及唐朝武则天,她们掌握朝政大权,虽然不是皇帝,却是实际的朝廷统治者,因此她们一般都自称为朕或寡人。
比如秦始皇的祖母秦宣皇太后,也就是《芈月传》中的芈八子,她到了后期独揽政权,所用到的自称就是寡人。
在秦始皇之前,还没有国君用朕作为自称,朕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字儿,并不是皇帝的专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用。但是秦始皇选中了这个字之后,之后的皇帝一般都以朕作为自称了。
到了唐朝,武则天就是以朕作为自称。相对来说,武则天比较特殊,她原本是李治的皇后,但后来废掉太子自己做皇帝,所以称朕也情有可原。然而,《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也曾记载:太后以为至诚,乃下诏曰‘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采’。说明这时候,太后也有自称为朕的习惯。
那么,除了朕之外,没有垂帘听政的太后怎么称呼自己呢?根据史料记载,一般称予、我或老身等居多。例如——
太后诰曰:侍中功烈崇高,德声昭著……亿兆同欢。老身未终残年,属此多难,唯以衰朽,托于始终。
——《新五代史》卷十八·汉家人传第六·高祖皇后李氏
在这里,太后就是习惯以老身自称。一般老身用于普通老妇人对自己的称谓,而太后这样称呼自己,类似于将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没有摆太后的架子。
还有《宋书》中也记录这样的一个情节——
太后大怒,告上曰:我尚在,而人皆陵我家。死后,乞食矣。——《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一·后妃
宋朝这时,太后也会有我来自称。虽然我听起来比较现代化,但在古代也是有使用的。
这样来看,古代太后对自己的称呼并不统一,根据朝代或情境的不同,也会有不一样的自称。但这个自称不管是啥,都不会是哀家二字。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