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蜡染第二三小节怎么概括(蜡染小节染布概括)

时刻小站 84

蜡染是我国西南众多民族民间流传的一种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古代四大印花技艺。

中国、埃及、印度以及马来群岛的爪哇岛(印尼),被公认为世界蜡染发源地。印尼或马来人把蜡染叫做Batik,日本人称为蜡缬染(亦称蜡染)。

蜡染工艺首先用蜡刀蘸熔蜡,绘图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

在浸染过程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显蜡染神奇魅力。

蜡染制品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主要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

蜡染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民族中仍甚流行。染布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装饰趣味性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追溯历史,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就开始使用矿物颜料来着色。我国大百科全书记载,早在公元前3000年,我们的祖先就已使用植物染料茜草、靛蓝、菘蓝、红花等进行着色。

据《二仪实录》记载,秦汉间已有染缬,六朝时开始流行;隋代宫廷特别喜爱这种手工艺品,并且出现特殊花样。

比文献记载还早的,有长沙战国楚墓出土一帧染缬模样的被面,花纹不详。晋代也有成品出土,图案为重叠斑花,也就是唐宋时代所谓玛瑙缬。可见蜡染在唐代尤为盛行,技术也成熟多了。

唐代蜡染分为单色染与复色染,复色染可以套色四、五种之多。后人可从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中的两位妇女的衣裳,及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几个骑马人物的衣服,窥见唐代蜡染图案之豪华精美。

由于唐文化对于日本影响颇大,现奈良的正仓院还一直保存着各种唐代以来的中国工艺珍品,其中藏有一套蜡缬屏风,也是由遣唐使带回日本的。

蜡染自宋代以降开始衰退,而在同时期的南洋各地(尤其爪哇、苏门答腊等岛)却大为盛行。至今,印尼与马来人的日常衣服几乎都以蜡染布料制作。

现今的蜡染制品,已由原含功利内容的意念标记转化为用做欣赏的审美形式,人们在对这蓝白相间的幽远、神秘象征符号的联想与品评中,重新领悟并充实了它的内容。

当人们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去审视与评价这种传统艺术时,它实际上已超越了自身,作为艺术元素融入了现代文艺生活,实现了向新的文化氛围与审美境界的跨越,展示出全新的文化意义。

蜡染艺术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

蜡染图案以写实为基础。艺术语言质朴、天真、粗犷而有力;它的造形不受自然形象细节的约束,可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夸张,含有无穷的魅力。

图案纹样十分丰富,有几何形,也有自然形象,一般都来自生活或优美的传说故事,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色彩。

蜡染既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年轻的、现代的艺术,它概括简练的造型,单纯明朗的色彩,夸张变形的装饰纹祥,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要,符合现代审美要求,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光大。

贵州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顺也被命名为中国蜡染之乡。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