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各省省会变迁的故事,例如河南省、吉林省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安徽省的合肥市。1952年,安徽省的省会正式确立在合肥市。在此之前,安徽省的省会曾经长期设立了皖南的安庆市。在近现代历史上,安徽省的省会,前后迁移了20次。那么,省会城市最后为何选择了合肥市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安徽省的基本情况。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六省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华东地区的省份。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按照2020年七普统计的数字,安徽省总人口6100多万人。在我国各个省份中,6000万人口以上的省份,并不是很多。2021年,安徽省的GDP总量超越了4.2万亿,人均经济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水平。
目前,安徽省总计下辖了16个地级市,分别是:合肥市、马鞍山市、淮北市、宿州市、阜阳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芜湖市、亳州市、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黄山市。其中,合肥市是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全国万亿GDP城市、安徽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与此同时,合肥市属于标准的后起之秀,超越了一系列的老牌省会城市。
其实,合肥成为安徽省会的时间并不长,1952年8月,合肥市正式成为了安徽省的省会。在此之前,安徽省的省会曾经陆陆续续迁移了20次之多。那么,安徽省的省会为何选择了合肥市呢?
我们聊聊我国行省的区划变迁,1279年,元朝陆续消灭了金国、南宋、大理等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王朝。对于元朝来说,疆域面积扩大以后,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划,并不适合自己。元朝在金国行尚书台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推出了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辽阳行省等等。
当时,安徽的大部分区域,都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管理。其实,安徽北部的阜阳、亳州、宿州等地,口音、饮食、风俗习惯等等,都非常接近河南或者山东。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在元朝行省区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由于明朝拥有南北两个首都,从而出现了南直隶、北直隶,再加上其他13个省,出现了南北直隶十三省的区划格局。
北直隶基本上包括了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南直隶则包括了现在的上海、江苏、安徽等地。1644年开始,清朝在10多年时间内,逐步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南明政权,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清朝定都北京,北直隶更名为直隶省。南直隶的地位下降,更名为江南省。江南省面积辽阔、人口众多、水网密布、经济发达,管理难度很大。
1667年,清朝决定撤销江南省,拆分组建了江苏省、安徽省。江苏省的情况很有意思,两江总督在江宁府(南京),江苏巡抚在苏州府。两个城市都具备了省会部分职能,属于双省会制。安徽省组建以后,省会设立了皖南的安庆府。但是,对于这个省会的位置,安徽省的封疆大吏们,意见并不一致。安徽巡抚、安徽按察使,迁移到安庆府办公以后,安徽布政使、安徽学政仍在留在江宁府。
以至于安徽省的乡试,必须在江宁府举行。这样的情况持续了93年时间,直到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在朝廷的一再催促下,安徽布政使、安徽学政等机构,才迁移到了安庆府。不过,鉴于安庆府的地理位置过于偏南、不利于管理皖北的问题,部分安徽官员,建议把省会迁往庐州府。但是,这个建议没有被通过。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太平军攻克安庆府,整个江南震动。由于省会失守,在10多年时间内,安徽省的省会,辗转于皖北的几个县,迁移了好几次。直到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安徽省的省会才重新迁回了安庆府。19世纪后期,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清朝一败再败,不得不割地赔款。
为了巩固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朝开始了著名的洋务运动。在此期间,安庆府开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工业,例如安庆军械所等等。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时期。由于军阀之间相互进攻,对安徽各地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由于战争局势的变化,日本军队占领了安庆等地。
在抗战时期,安徽省的省会,辗转在蚌埠、六安、金寨县、霍邱县、芜湖等地,陆续迁移了10多个城市。其实,针对迁移省会的问题,早在1940年,就有部分人建议胜利后,我们将把安徽省会迁往合肥。为了说明合肥的优势,还专门表示合肥位居全省中心,是控制全省最理想的地方,作为省会很有发展前景……历史悠久,人文代兴,贤才辈出。
但是,反对的声音更大。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以后,安徽省的省会,还是迁回了安庆。一转眼到了1949年,长江以北的大片区域,已经陆续解放。关于安徽省的省会问题,出现了不同的看法。1949年2月11日,出现了江淮、皖西必须统一,究以立即建立安徽省委为宜,还是以豫皖苏分局移至合肥统一江淮、皖西两区及淮北安徽部分为宜的重要建议。
1949年2月16日,华东局决定组建安徽省,省会设立在合肥。不过,大规模的战争并没有完全结束,战后重建和支前工作很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宜过早组建安徽省。1949年4月3日,华东局表示由于要集中主要负责干部负责城市工作,主要干部仅够配备,因此决定,暂不成立安徽省委,而分开成立皖北区党委和皖南区党委……
华东局组建了皖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皖北行署区驻地在合肥市,皖南行署区驻地在芜湖市,这属于临时性的区划。不得不说,合肥市的发展非常快。1949年1月到1952年底,合肥市的经济得到全面快速发展。1952年,全市工农业生产总值达1671万元,比1949年增长639.38%。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为合肥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1952年6月中旬,合肥市开始动工拆除老城墙,修建环城马路,并在两边植树绿化,形成了后来的环城公园。到1952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9.8平方公里,道路总长增加到27.2公里,初步改善了市区道路状况和城市面貌。1952年8月,皖北、皖南行署区被撤销,重新合并为安徽省,省会城市正式确立在合肥市。至此,合肥市成为了安徽省的省会。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