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为什么29名_七一勋章颁为什么设29名

时刻小站 188

作者:莫孤烟

在首批获得七一勋章的29位优秀党员中,志愿军著名战斗英雄柴云振名列其中。在48位志愿军特级、一级战斗英雄中,柴老是最后一位辞世的(2018年12月),而《七一勋章授予办法》,则是在2017年7月批准实施的,因此柴老就作为千千万万志愿军英雄中的代表,获得这一殊荣。

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右)和老战友在一起

成都军区《战旗报》刊发柴云振老英雄的口述:《我只是普通一兵》

【2018年12月29日,四川岳池,从全国各地赶来一群白发苍苍的志愿军老兵,前来送别他们的老战友、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柴云振】

柴云振是谁?在此次授勋之前,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熟悉我军光荣战史的人都应该知道,他是曾经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创造过单兵歼敌过百人这一惊人记录的传奇战神!

关于柴老英雄一生的传奇经历,许多文章已经做了详细的陈述,本文不再重复。我们今天只探讨一个问题,那就是柴老当年是如何做到单人歼敌过百人的?在这一惊人战绩的背后,蕴含着哪些必然的因素。

柴云振激励新兵建功军营

我们把历史的画卷翻回70年前的朴达峰阻击战战场,感受这位铁血战士的铮铮铁骨。

柴云振原本是在15军45师警卫连,因前方伤亡太大,战事紧急,因此被派到134团3营8连7班担任班长。营长武尚志交给他的任务,是带领全班夺取两个失守的山头阵地。7班只有8个战士,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武尚志再也抽不出哪怕一个人来加强7班了,因为全营总人数所剩已不到百人!

一共9个人,要攻下敌军数倍兵力把守的两个山头,这个仗怎么打?

志愿军战前研究作战方案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军的看家本领——夜战。到了晚上,敌人无法确定我军进攻力量,其火力优势也会削弱,如果再结合声东击西的战术手段,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就有可能乱中取胜。

黑夜之中,7班9名勇士抱着有死无生的信念发起进攻。柴云振把8名战士分成两组,4名战士提供火力掩护,并把美军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自己率领其他4名战士,借助美军照明弹的光亮,利用弹坑不断跃进,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了美军前沿阵地,在扔出一排手榴弹后迅速冲上阵地,靠着苏式转盘机枪和波波沙冲锋枪猛烈的短促火力,给美军以重大杀伤,一举拿下阵地。

志愿军在夜战中

攻下第一个山头,7班部署周密、战术得当,实现了零伤亡。第一个山头是美军的警戒部队,人数不多,但第二个山头守备兵力较多,地形险要,因此进攻难度大大增加。

美军的机枪阵地设在半山腰上,对我军威胁极大,正面进攻等于送死。柴云振这一回给火力掩护小组增加了一人,以求多点开火牵制吸引美军火力,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突击小组就要少一个人。

柴云振带着三名战士从侧面的陡峭山壁上进行迂回渗透,靠着敏捷的身手,利用夜色避开了美军密不透风的火力网,突然出现在美军机枪阵地的身后。苏制冲锋枪射速惊人,泼弹如雨,1个排的美军毫无防备,眨眼间被尽数击毙。

美军之所以没有在两个山头部署重兵,还是因为骨子里对夜战的惧怕,他们的一贯的做法是在白天凭借强大火力实施反击,因此对于晚上丢失阵地这件事倒不是很在乎。对于7班来说,攻下两个山头阵地只是开始,真正的残酷考验在白天。

天一亮,美军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铺天盖地的炮火足以毁灭一切。7班的9名勇士凭借工事奋勇搏杀,在一次次打退敌军进攻的同时,一个个壮烈牺牲,直到最后只剩下柴云振一人。

据柴云振多年后回忆,在最后关头他和4个美国兵正面对决,双方同时开枪,三名美国兵被击毙,柴云振手臂、腰部多处中弹。打光了子弹的柴云振,带伤与最后一个黑人美国兵殊死肉搏,一个手指头被生生咬断,头部也遭到石块的猛击,一度昏死过去。幸运的是美国兵以为对手已死,转身离去,苏醒过来的柴云振捡起被美军扔在地上的卡宾枪,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击毙了敌人。

据战后统计,7班战士共杀伤美军200余人,其中柴云振自己歼敌超过百人。

可能有人对这一战绩难以想象,其实这并非个例。因为在大规模的战争中,出现一些超级战士是必然的,古今中外都有许许多多的例子。在志愿军部队中,单人歼敌过百的超级战士,除了柴云振,还有胡修道(歼敌280人)、张桃芳(歼敌214人)、邹习祥(歼敌203人)等。

这些战士之所以能创造如此惊人的战绩,除了自身过硬的军事技术、大无畏的战斗勇气外,也离不开有利的地形、充足的弹药、有力的支援等种种因素。当然,运气好也是不可缺失的。如果这些苛刻的条件都具备,出现杀敌过百的兵王并非不可能。

在与强敌作战的残酷考验中,志愿军总结出了诸多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战法。例如进行阵地防御战时,阵地尽量少放人,但必须多放弹药。敌军进攻时,充分发挥轻机枪和炮击炮的作用,先从两边打起,把敌人赶到中间,然后再集中扔手榴弹,从而能将手中轻武器的效能最大化,实战效果极佳。这被志愿军战士戏称为包饺子战术或三朵花战术。

这一战术尽管不是柴云振他们发明的,但他们是这一战术的成功实践者。而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防御作战原则,也在随后的战斗中被广泛应用,志愿军个人歼敌最高纪录创造者胡修道就是这一战术思想下的产物。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愿先烈们永垂不朽,英名与山川同在、日月同辉!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