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PC端的核心硬件迎来了全面更新,在性能更强的处理器和显卡的加持下,高帧畅玩4K游戏已经不再是问题,而即将到来的电商双十二促销节就是个入手新硬件的节点。当然,趁着这波大出血,不少玩家肯定也想一步到位更新自己的显示器。显示器的性能参数确实很多,各种宣传话术难免让人混淆,今天就给大家聊一聊显示器的技术参数和可能遇到的坑。
满血HDMI 2.1显示器并不多,DP接口也能上4K/144Hz
现在最受玩家关注的显示器类型莫过于4K/144Hz电竞显示器了,毕竟现在的最便宜的4K/144Hz显示器不到3000元就能拿下。我们都知道,目前显示器上搭载的主流接口包括DP和HDMI接口,最新实装的版本分别为DP 1.4和HDMI 2.1。两种接口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带宽,DP 1.4的带宽为32.4Gbps,HDMI 2.1的带宽为48Gbps,带宽传输能力越高,支持的分辨率、刷新率就越高。
从带宽的角度来看,HDMI 2.1标准是4K/144Hz最佳的解决方案,大家也可以看到现在的中高端显示器基本都标配了HDMI 2.1接口,理论上大家购买显示器时认准这个规格就可以无脑选择了。可是在去年,HDMI组织放宽了对HDMI 2.1标准的认定,把HDMI 2.0这个概念给取消掉了,反而把HDMI 2.1变成了两套协议。其中HDMI2.1 FRL就是原来的HDMI 2.1,带宽为48Gbps;而HDMI 2.1 TMDS则是原来的HDMI 2.0,带宽为18Gbps。
新的认定规则显然给了厂商凭空创造卖点的机会,如今很多显示器、电视等厂商在原HDMI 2.0的宣传上已基本改用HDMI 2.1代替,你买的HDMI 2.1设备很有可能就是原来的HDMI 2.0。HDMI 2.0虽然能够满足2K/144Hz的带宽需求,却并不支持其他HDMI 2.1的功能,要是你同时还有用显示器连接XBOX和PS5游戏主机的需求,那至少要选择采用HDMI 2.1 FRL接口并注意是否支持如VRR和ALLM自动低延迟模式等可选功能。
不同FRL等级的带宽差别
如果将显示器的HDMI 2.1 TMDS连接到显卡上,即使你的显卡搭载了HDMI 2.1接口,根据木桶效应,实际的传输标准只会是HDMI 2.0,而HDMI 2.0在4K分辨率下最高只能跑到60Hz。需要特别注意的是,AMD的6000系列显卡的HDMI 2.1只有40Gbps带宽,如果显示器不支持HDMI DSC压缩技术很有可能遇到黑屏等兼容性问题,搭载DP 1.4接口的显示器已经标配DSC技术,同样能实现4K/144Hz画面传输。
考虑到当前实际的产品情况,对单纯的PC玩家来说,不用过于纠结显示器的HDMI接口是否满血,只要你没有连接游戏主机或者4K/144Hz规格以上画面需求,DP 1.4接口就完全够用了。
1ms响应时间可能并不是真疾速
对电竞显示器来说,除了高刷新率,显示器的响应时间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参数,但玩家一打开产品的详情页面就会发现即使百元级的电竞显示器在响应时间那一栏都写着1ms,只不过有的显示器是1ms GTG而有的显示器是1ms(MPRT),实际上GTG与MPRT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我们一般所说的响应时间指的是显示器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即液晶颗粒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的时间。传统的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指的是像素关闭-开启-关闭或从黑-白-黑所需的时间。只是屏幕上呈现的内容实际上都是灰阶变化的结果,这种黑白灰阶响应时间意义有限,灰阶响应时间GTG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
从原理上看,GTG响应时间才是真实的响应时间,通常只有高端的Nano-IPS、Fast-IPS面板可以做到GTG在4ms以下,为了变相的让普通面板实现1ms响应时间,只有借助MPRT技术。一般宣传的MPRT响应时间是通过BFI(Black Frame Insertion)黑插帧技术实现的,黑插帧技术是在两帧之间插入一个黑帧(可以通过暂时关闭背光的方式),降低眼球的暂留效果,同时也达到降低画面运动模糊,提升画面中物体的清晰度。
GTG和MPRT都是为了解决画面运动模糊、拖影的现象而来,但是在在实际效果上,GTG和MPRT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别。开启MPRT之后,确实可以起到降低运动模糊、提升清晰度的效果,但是其短板也非常的明显。开启MPRT要求低频率的PWM调光,这意味着肉眼可见的非常明显的屏闪,不利于视力健康,加上MPRT会对背光和画面的刷新进行一定的控制,还会增加额外的显示延迟。
对显示器清晰度有较高要求,不愿意看到有拖影、残影的游戏画面的玩家,选择一台具有低响应时间的显示器是有必要的。只是在选购时大家要注意,一定要选择1ms GTG响应时间,1ms MPRT响应时间对游戏体验几乎没有任何帮助。除了看响应时间参数之外,大家还可以从其采用的面板类型上进行判断,只要是Nano-IPS、Fast-IPS面板一般来说都能做到低响应时间。
HDR效果真的很香,但至少要HDR600起步
如果只是作为游戏用途,那一台4K/144Hz显示器就能满足几乎所有玩家的需求了,而在面板刷新率和响应时间差别有限的情况下,优质的画面表现成了玩家和厂商共同的追求。其中最能拉开体验差距的当属HDR效果,当前的3A大作几乎都支持HDR,特别是在光线追踪的加持下,能将绚丽多彩的游戏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出彩的HDR画面能极大提升游戏的沉浸体验,因此很多玩家在选择显示器时还会考虑显示器的HDR功能。
但就像1ms响应时间一样,市面上从千元到上万元价位有很大一部分显示器都宣传其支持HDR,其中比较常见的类型有HDR10、HDR400、HDR600、HDR1000,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首是HDR10,HDR10或者HDR10+是一种HDR视频信号编码标准,与之对应的是DV杜比视界标准。
仅宣传支持HDR10的显示器(包括部分2000元价位的大牌显示器)只是表示可以接受HDR片源的输入,但不能明确最终输出的画面效果是怎样。换句话说,所谓的HDR10显示器其实和普通的SDR显示器没有区别,你基本不可能在上面体验到HDR效果。
HDR400、HDR600等规格是由电子标准协会VESA推出Display HDR的认证,拥有这个认证表示显示器真正支持HDR效果。根据LCD显示器的亮度,色域、色深、调光类型以及最大黑电平的等级来划分各个等级,又以峰值的亮度来命名。但不要天真的以为Display HDR的认证显示器就一定能拥有不错的效果了,不同HDR水平的显示器在价格和效果上相差甚远。
以准入级的HDR 400标准为例,要求原生8bit色深和95%以上的sRGB色域,黑电平亮度在0.4nits以下同时峰值亮度不低于400nits。不过根据我们的实测,除了少数定位办公设计的中高端产品,测试的HDR 400显示器几乎都达不到400nits的峰值亮度标准,部分采用低带宽主控的型号为了保证刷新率达标,甚至将显示器的色深输入固定在8bit(虽然面板也不支持10bit),显然达不到HDR的10bit信号输入标准,在这种显示器上开启HDR,不仅不能获得良好的HDR效果,反而可能出现亮度降低,色准大幅度劣化的情况。
相比入门级HDR400,能够体验HDR效果的最低标准应该是带分区背光和广色域覆盖的HDR 500显示器,不过采用HDR500标准的设备大多是笔记本或者便携屏产品。如果你想体验到真正的HDR画面,选择一台采用HDR600标准的显示器在性价比和效果方面都比较合适。
总结:优先满足核心需求,其他功能量力而行
今天给大家解读了几个目前影响电竞显示器体验的关键参数,总的来说,这些缩水或者坑的地方主要在于成本的限制,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在选购相关产品的时候优先考虑自己的核心需求,避免掉坑。比如看重竞技体验的玩家需要重点关注接口规格,面板GTG响应时间等,而更偏向HDR效果的话就要学会看面板的色域、色深参数以及背光配置,在满足核心需求的前提下再兼顾其他特性,确保把自己的预算花在刀刃上。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