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①。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②。君子去仁,恶乎成名③?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④,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⑤。
【注释】
①处:居,占有或享用的意思。
②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因为恶贫贱,故欲去之,句中之指此种摆脱贫贱的欲望,而并非指贫贱,得之意思是得偿所愿,即满足此种欲望。同此,满足获得富与贵的欲望,亦可以说得之。很多注家以为此句颇乖事理,有的主张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为衍文,应该去掉,有的主张把得之改为去之或失之,我看其实不必。前人解不通,是因为误会了之字的指代意义,均以为指代富与贵或贫与贱,实际上指代所欲或所恶。把得之解为得偿所愿即可涣然贯通。
③恶乎:恶音乌,wū,何处。恶乎即于何处。
成名:并非出名的意思,而是取名,得名的意思,引申为配得上,名实相符。
恶乎成名:意为如果没有仁之实,君子之名何以成立?
④终食之间:一顿饭的时间。
违:背离。
⑤造次:仓促窘迫。
颠沛:流离转徙。
于是:是指无终食之间违仁的情形或状态,于是意为处于上述状态。
【翻译】
孔老师说:升官发财,这是人人所追求的美梦;以不义的方式得偿所愿,君子不屑占有。吃苦受穷,这是人人所讨厌而必欲摆脱的恶梦;以不义的方式得偿所愿,君子羞于脱贫。如果抛弃了仁德的内核,君子还配叫叫君子吗?哪怕一顿饭的工夫君子也不会背离仁德,,在窘迫忙乱之际必定如此,在颠沛流离之间也必定如此。
【解说】
本章三句话,讲了三层意思:
一,义的原则:
第一句不处不去云云,仍是讲人与外物的关系,主旨仍然是不为物役,安仁守义。
《述而》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里仁》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卫灵公》篇: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孟子·滕文公下》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荀子·性恶》篇: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
儒家讲原则,此原则即是义。不以其道即是不义,凡以不义或害仁的方式取富贵或去贫贱,君子不为。坚持内心的原则,不苟且,不因外物所移,原始儒家此种义之与比的品格,如烙印一般清晰深刻,历千载而不坠。
二,君子何以成名?
第二句郑重地为君子下了一个定义,仁为实,君子为名,名实一致,人才配叫君子。从此,君子的内涵从有位者递嬗为有德者,赖孔子之力也。
三,本体和工夫:
第三句讲本体和工夫。仁为本体,终食,造次,颠沛等都叫工夫。离开工夫,何以见仁?仁之为德,君子须臾不可离;修身养德,一刻不能停。越是在关键时刻,至暗时刻,越发显现出君子本色。所谓疾风知劲草,所谓待到雪化时,所谓穷且弥坚,所谓进亦忧,退亦忧,均表达或指向一种状态,即无终食之间违仁。
在孔老师看来,在世俗的功利世界之上,还有一个超越的道义世界,或者说,在现存的实然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理想的应然世界。君子和小人之别,在于居处的世界或存在的状态不同。如果功利压倒道德(穷斯滥矣),那就是小人,而道义超越功利(君子固穷,无终食之间违仁),才称得上君子。需要说明的是,孔子并没有完全否定功利或欲望的意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或者说道义世界和功利世界并非完全对立,而只是说唯功利是图层次较低而已,超越功利,追求至善,才是君子的境界,完满的人生。
任何宗教,都会讨论人性和神性的问题,但解决问题的理路大不相同,有的以神性完全否定人性,如佛教或基督教;而原始儒家则主张人作为存在物除了人性,还应该同时具备神性,也即除了满足欲望,还应该追求绝对的善,普遍的真理,满足超越于物质的功利的欲望之上的形而上的需求,也即精神的富足道德的完满具有更高更真实的价值。小人与君子的分野即在于对物质和精神,器与道,有限与无限,形而下和形而上等等的理解和需求不同而已。
所以,我体贴,在孔子这里,小人和君子的概念,既是社会学意义的分类或分层,也是伦理学意义上的差别境界,同时还相当于哲学意义上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概言之,孔老师认为人的本质属性不是生物性的欲望,而是社会性的道德,人或者君子是由仁爱道义定义,因为富贵贫贱不过是相对,特殊或表象,唯有仁爱道义才是普遍本质,永恒价值或绝对真理。故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老师既是传经布道的先知,也是遣词造句的圣手,本章文字华丽而蕴藉,张力十足,直击人心,读之令人神旺,有绕樑三日之慨。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