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翼才的代表作是什么(俗世奇人作者资料)

时刻小站 169

冯骥才的小说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形成独具特色的津门小说系列,以其特色的奇人、奇巧的情节、独特的视角,以及极富津味的语言赢得了众多读者的赞誉。

冯骥才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那些各具特色的市井奇人,作者通过发掘他们身上的奇来展示天津卫特色的市井社会。

在冯骥才的作品中,无论是拔牙的、抹墙的、偷盗的、钓鱼的、卖古玩的、做小吃的,还是为人算命的、替人打官司的等等各个行业、各个阶层都能在这方土地上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存空间。在他的作品中,就是要试图挖掘出清末民初天津卫这个地方的各色市井奇人,然后将其所发生的故事一一讲述给读者。

在情节设置上,冯骥才善于创设奇巧、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并对所述故事进行深刻的剖析,进而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束缚与戕害,以及在封建传统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人们的思考。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每个故事的背后都蕴涵着一个深刻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主题。

例如,《神鞭》中傻二的辫子,看似与其他人的没什么两样,但是作者却赋予它神奇的魔力。这条神奇莫测、如光似电、随心所欲的辫子,成为战胜敌人最有力的武器。一个个市井怪才、武林高手,连续败在他的神鞭之下。洋人来的时候,傻二懵懵懂懂地参加了义和团,在一次激战当中,傻二的辫子被洋人的枪给打断了,这如同断了傻二的精气神儿,消沉了一段日子后,傻二毅然决定剪掉辫子,练习神枪。这种情节的安排本身是离奇的,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但这恰恰揭示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过程中人性的变迁,傻二消沉后的崛起足以体现那种积极的人生追求。

另外,在冯骥才的作品中,我们较少会看到很宏大的叙事结构,作者擅长以小故事、微情节取胜;每个小的故事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奇人、奇事,加在一起,即是一种细节化的宏大精神主题。

人有了能耐,脾气也怪了。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苏七块》)

在《俗世奇人》系列故事中,苏七块能够以让病人丝毫感觉不到疼痛的速度为病人接好断骨,但是苏七块也有着自己不可破的规矩——接骨不管穷人富人一律七块大洋,哪怕穷人借钱看病他再还回去,这个规矩也是要守的。刷子李刷墙的动作简直就是艺术家的表演,可是干完活身上的黑衣却没有一星白点。同时,刷子李也有着自己的习惯,他刷完一面墙必须得抽上一袋烟,喝上一碗茶。文混混刘道元为了想看看别人对他的交情,上演了一出活出殡的闹剧,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感到世态炎凉……这些离奇的情节,再配上这些手艺人高超的本领以及他们身上独特的个性,就使得冯骥才的故事越来越奇、越来越神。

值得肯定的是,冯骥才在构建这些奇特的故事情节时,并没有忘记通过他的故事让读者领悟一些生活中真实的道理,同时把人物身上最闪光的人性展现在读者面前。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