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方寸之间,有一群人,用匠心守望初心。他们或扎根大山,为乡村女孩照亮梦想;或从教终身,誓要在讲台上呼出最后一口气……
张桂梅
让学生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盯完学生们课间操后的张桂梅回到办公室吸氧、吃早餐、吃药。新华网 丁凝 摄
张桂梅贴满膏药的手。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1996年,张桂梅调到丽江华坪中心中学教书。教学中,她发现很多贫困家庭女孩辍学,产生了创办免费女高、改变山里三代人的想法。为筹款办学,她曾连续几个假期去街头募捐。2008年,华坪女高正式成立。
十几年来,她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长年的过度操劳,让她的身体渐渐不堪重负。她数次病危入院抢救,体重从130多斤掉到90斤左右。在一份诊断书上,医生密密麻麻给她列出了骨瘤、血管瘤等20多种疾病。华坪县档案馆编号从231到238的档案柜,摆满了她200多件各种荣誉。这么拼,她图啥?——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于漪
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母语应该有一种血肉亲情
20世纪80年代,课后活动中,于漪与学生们畅所欲言,亲如一家。资料图片
于漪与年轻教师们交流。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于漪出生于1929年,早年饱受艰辛,她在炮火连天中辗转求学。1951年,于漪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于漪坚持教文育人,认为语文不仅教孩子运用语言文字,更是在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塑造其灵魂。于漪说: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求学的学生,对自己的母语应该有一种血肉亲情。
她一心推动将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其语文教育思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卫兴华
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
这是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卫兴华。 新华社发
1925年,卫兴华出生于农民家庭。小学时,老师给他取名卫显贵,希望他将来荣华富贵。从小目睹日军暴行的他,把名字改为卫兴华,立志振兴中华。1952年,卫兴华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几十年来,他笔耕不辍,发表文章1000多篇,出版著作40多部,成为中国最多产的经济学家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奠基人之一。他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材,是全国影响力和发行量最大的教材之一。
卫兴华主张教学相长,总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是卫兴华践行一生的座右铭。
高铭暄
研究立法、教书育人就是生活的全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高铭暄接受采访。(单博文/摄)
自1953年任教以来,研究立法、教书育人即是高铭暄生活的全部。从1954年到1979年,高铭暄全程参与并见证我国第一部刑法典的诞生。他是我国刑法学专业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曾针对博士研究生提出一整套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提出综述教学法,现在,这种方法已应用于刑法学乃至整个法学界的研究生教育。
年过90岁后,高铭暄仍在指导学生,忙着写文章、做法律咨询和讲座。他说:无论社会活动如何繁忙,我都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我认为教学是老师的神圣职责。
李保国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李保国(前)带领学生实习。新华社发
1958年,李保国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我见不得老百姓穷,学农林的他,上班仅十几天便和另外两名教授一头扎进太行山。他带领山区百姓,让140万亩荒山披绿,让10万农民甩掉了穷帽子。
留校任教时,有人劝他为本科生上课意思一下就行了,他不同意,说要从本科阶段开始引导,让学生热爱农林专业。他把学生赶到田间地头,和学生一同做课题,一同上山下园、住通铺。学生说,李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人生的引路人。
乐建昆
为盲人球员带来心中的光
图片来源: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网站。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残奥会中,中国盲人足球队获得第四名,队员魏建森和刘猛都是乐建昆的弟子。
乐建昆是昆明市盲哑学校体育教师。2005年,他和同事组建起云南省盲人足球队。多年来,先后输送9名队员到国家盲人足球队。跟随他训练的学生们,慢慢地克服了心里障碍,增强了信心,他们开始敢独自走街串巷、坐公交车、超市购物……他的弟子杨树专说:乐教练最大的帮助是突破我心中障碍,让我心中有光。
叶连平
最后一口气要在讲台上呼出
视频截图
1928年出生的叶连平生于山东青岛,后来到安徽和县卜陈村,成为一名小学临时代课老师。每个月36元钱,他一干就是几十年。退休后,看到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无人辅导,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2000年至今,留守儿童之家共辅导留守儿童超1000名。
2012年,叶连平发起成立了叶连平奖学金。9年来,他共计捐出了约30万元。如今,93岁高龄的叶连平老人仍在讲台上,他说:我希望最后一口气要在讲台上呼出。
沈雪松
用大爱续写生命
沈雪松与他的学生。
1970年,沈雪松出生在一个教师世家。大学毕业后,他任教于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为师29载,他扎根教育一线,多次获评CUBA篮球比赛优秀教练员。他疼惜学生,经常掏钱资助贫困学生,待学生如同父亲待孩子一般。
今年9月2日,沈雪松因病去世。他捐献的器官让3人获得新生。他的学生说:他用自己的言行在教导我,要做有奉献精神的人。
9月10日是教师节,让我们向所有的老师说一声,谢谢您!
来源:人民网+客户端
策划:刘鑫
文案:田令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
来源: 人民网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