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几乎是每个中国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我们都在说着中国境内和睦相处着的五十六个民族的时候,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民族。
直到十几年前才真正加入中国国籍。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他们却可以算得上是中国的第五十七个民族。那这个民族究竟是什么呢?这个民族的故事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渊源呢?
达曼人存在的时间并不短了,如果说起来,也差不多有两百多年了。这两百多年间,他们一直漂泊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由于居无定所,也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承认,这个民族一直被世人称之为东方的吉普赛人。
达曼人
那这个民族从何而来呢?这一切还要从乾隆年间,大清国遭遇的一次侵略说起。而今日的达曼人的前辈就是当年侵略者的一部分,而达曼两个字在藏语中也就是骑兵的意思,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点明了这群人的来历。
说到那次侵略就不得不提到尼泊尔境内的一个部落廓尔喀。这个部落早在14世纪的时候就世代居住在喜马拉雅山的南边,也就是今天尼泊尔的境内。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十八世纪中后期的时候,廓尔喀部落获得了极快发展,实力的不断上升引起了部落的扩张欲望。
从1769年开始,这个部落就开始了东征西讨,因为喜马拉雅山的阻隔,廓尔喀没有先进入西藏,而是推翻了尼泊尔境内原有的政权,并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沙阿王朝。
由于廓尔喀的实力强劲,尼泊尔原有的王朝并没有做出什么顽强的抵抗,建立沙阿王朝的过程可以说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廓尔喀部落
建立王朝后,廓尔喀的疆域、兵力都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再加上士气正盛,廓尔喀的统治者们开始目空一切,他们并不满意仅仅占有尼泊尔的领土,接连开始了对外战争。
廓尔喀的兵锋直指印度与不丹地区,廓尔喀的骑兵在战争中勇往直前、屡屡获胜,军事上的不断胜利使得廓尔喀人的野心被彻底激发,他们将目光投降了喜马拉雅山北面的那个强大帝国。
虽然西藏在清朝时是属于我国的领土,但是由于距离清政府权力中央距离过远,其统治并不是十分牢靠,不仅缺少驻军,一些地方事务也基本是西藏的地方权贵势力所决定。所以廓尔喀人的军队最初进攻西藏的时候,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公元1788年,廓尔喀的骑兵北上来到西藏地区,由于当时的西藏农奴制度下,寺庙积累着巨大的财富。
所以廓尔喀骑兵进入西藏首要就是对西藏的寺庙大肆劫掠了一番。尝到了甜头之后,廓尔喀的骑兵便专门以抢劫西藏的寺庙中的财富而不断发动侵略。
此时的清朝正值国力强盛期,廓尔喀人也不像几十年后的欧洲侵略者一样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在接到西藏地区的战报之后,清廷很快就做出了反应,乾隆皇帝在盛怒之下组织大批精锐部队进入西藏地区。
廓尔喀骑兵虽然在尼泊尔、印度等部分地区所向披靡,但是遇到成建制的的清王朝军队确实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短短的时间内,廓尔喀骑兵就被赶出了西藏。
由于补给线过长,而且战场主要位于高原地区,要想追歼敌人还要翻越多座大山。所以见廓尔喀人撤兵并没有再进犯西藏的迹象之后,清朝军队就撤兵了。
可是谁知,这个廓尔喀人不讲武德,他们自以为只要自己撤得快,清朝就不会悍然越境对他斩尽杀绝,于是在1791年的时候,廓尔喀人趁着清军撤兵杀了一个回马枪,再次进入西藏地区大肆劫掠。
这一下操作彻底惹怒了清廷,乾隆皇帝下令由福康安统帅大军,再次回到西藏征讨廓尔喀的部队。这一次的主要目的不再是将廓尔喀人赶出国门,而是要将他们斩尽杀绝。
和上次一样,在遭遇了清廷的大部队之后,廓尔喀人一触即溃,但是这次清军没有撤兵而是朝着喜马拉雅山南麓不断进军,紧紧追在廓尔喀人身后追杀,一直追到了廓尔喀人建立的沙阿王朝的都城加德满都。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廓尔喀人只好彻底投降,清朝也就没有下死手,而是将其列入清朝的藩属国之一,每五年都要向清王朝进行一次朝贡。廓尔喀对于西藏的威胁也就彻底解决了。
出兵廓尔喀图
而正是在1791年的第二次战争中,由于廓尔喀的部队败退得过快,有许多小部队与主力走散,因为受到清军的分割,他们无处可去,只好在今天的中尼边境附近的喜马拉雅山的山脚下居住下来。
战争结束之后,这些被困在喜马拉雅山山麓的这些廓尔喀骑兵,也就没有回到自己的国家,而是在当地定居下来,并开始繁衍生息,这些留居中国的廓尔喀人的部落逐渐壮大,但是却很难融入到西藏当地。
由于他们在当地没有土地、牧场等生产资料,寄住在当地藏族人家的牛棚马圈里,打铁或者帮助当地藏族人家 耕地、收庄稼、放牧、打杂 、做背夫、做木活等为生,生活没有保障。
由于是外来者,在经济层面也属于社会底层,所以这群人虽然与藏人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却几乎不被当地藏人平等接纳,受到了十分严重的社会歧视。
慢慢地,这些廓尔喀骑兵也不再以廓尔喀人自居,而是以其曾经的身份自称为达曼,今天达曼人的名称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由于战乱以及与外界的缺少沟通,仅仅只有两三百人的达曼人种群并没有受到历代政府的重视,也没有受到关注与认可。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新中国进行了民族统计工作,由于达曼人居住地区的闭塞,外人所知信息不多,且其生活方式与藏人无异,也就没有将这二百多人另外登记为一个新的民族。
甚至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这些流浪在吉隆县吉隆沟里的达曼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身份证、户口等重要身份文件都没有。似乎他们不仅被历史遗忘,也被世俗社会所遗忘了。
不过虽然如此,因为达曼人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所受到的不公待遇,他们的生活十分贫困,中央政府为他们供应粮食,保证他们基本的生活所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国家逐渐停止供应粮食,这让达曼人的生活再次遭遇贫困。
打铁的达曼人
但是这一次他们的困境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几年后,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国家与地方政府开始对达曼人进行详细的调查。
根据2003年的调查,当时的达曼人基本居住在萨勒、扎村和吉甫三个地区,仅存35户,只有154人。在吉隆镇合并扎乡、勒乡之后,其中有3O户达曼人移居吉隆镇,只剩下五户达曼人还依然散居于萨勒、扎村和吉甫村。
在2003年5月26日,达曼人正式允许加入了中国国籍,正式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身份。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漂泊了两百多年的达曼人终于开始了新生活。
2004年5月,当地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将第一批兴边富民的项目资金147万元投入到建设达曼新村的工程中。
此项工程一共建房3幢49套,总面积达到了3846平方米,让漂泊的达曼人终于有了家的归属。由于达曼人还保留着一定的畜牧传统,在新村建设过程中,工程师们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新村的布局为带院落的两层楼房,底层一般用作关牲畜和储存草料,二楼供人居住。房子建好后,政府还投入了18万元为每家每户购置了卡垫、藏式木柜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为了提高达曼人的生活水平,政府后续还投入17万元为家家户户安上了自来水。在后来党中央与政府大力推行的电视进万家工程中,已经发展到49户的达曼人,率先获得了赠送的电视机。
新村建成落定后,达曼人在2005年7月喜迁新居后,国旗迎风招展的达曼新村也就成为了吉隆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西藏建设的不断发展,达曼人的居住情况和受关注度也在不断改善,他们真正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媒体也开始不断关注这个生存在喜马拉雅山麓的小群体,虽然他们的外表与我们有着一些差异,但是却有着十分强烈的国家与民族归属感。
如今的达曼人也像中国任何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一样,他们享受着同样的身份,享受着法律赋予的种种权利,他们的孩子也可以和其他民族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
或许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漂泊之后,这个被称为东方吉普赛的小部落,终于算是在中国落下了根,走上了安居乐业的道路。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