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园林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被追溯的历史十分悠久。
它经历了从皇家宫廷园林到自然式私人山水园林,从宽大粗犷到精致多样的漫长历程。
从古代文字记载来看,古代园林艺术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依据古籍所述:周文王建灵囿,方圆七十里,百草丰茂,鸟兽云集。
可以看出那时的园林被称为囿,和如今的园林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当时,园林主要是为了让帝王和诸侯将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围起来,放养一些飞禽走兽供狩猎。
但随着园林艺术逐渐发展,到了宋代,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的园林在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上,都对后来园林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那么宋代的园林艺术究竟是怎样的风格?又究竟是受到怎样的影响,让园林艺术开始发展和变化的呢?
繁荣的经济文化,催生了园林艺术的进步
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发展和背景,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氛围。
园林建筑不仅是实用性的,还具有象征性和艺术性。
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当时社会的影响作用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建筑风格中,出现了具有感情意义的文人园林,这些园林代表着当时的名流雅士和士大夫们对归隐田园的憧憬和向往,也是当时文人墨客的情思寄托。
左思在《娇女》中曾写道:驰鹜翔园林,果下皆生摘。我们也可以看出园林这个名字早在西晋就已经开始出现,在晋以后的许多诗文,尤其是唐诗中也出现过,这也能侧面反映出文人对于园林的热爱。
同样地,一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不只能被当时的艺术所体现,更能深刻地影响当时的艺术。
宋朝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王朝。中国传统王朝往往注重文武并举,但宋朝的军事实力相对较弱,而文治则是相较于其他朝代更胜一筹。
这的确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期,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朝廷对读书人的特殊待遇提高,科技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传播渠道,形成了这一空前的文人治世,在此之后也颠覆了前朝很多社会形态和艺术形态,园林艺术就是其中之一。
园林艺术是一种优雅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它绝不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平民百姓能欣赏的事物。所以,园林艺术发展最重要的是当时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而宋朝的景象则是最能体现这两点,当时东京和临安等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水路和陆路交通便利,传统的市坊分离制度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繁华的商业街,商业和手工业空前繁荣,这些因素都造就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繁荣景象显示了汴梁(今开封)的繁华街道,这些经济上的成就也为园林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当时宫廷和社会上流行的腐败奢侈之风。在这种氛围下,皇帝和士大夫们都沉迷于宏伟的建筑工程和广泛的园林建造。
宋代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四大发明、数学、天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建筑技术方面,李明忠的《营造法式》和于浩的《木经》等书成为了先进建筑工程技术实践的理论总结。
此外,园林树木和花卉的栽培技术也都有所提高,园艺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出现了嫁接、引种驯化各种花卉的方法,还出现了许多关于各种花卉栽培方法的书籍。这也为园林艺术的发展打下了技术上的基础。
从文化上讲,而随着印刷技术的出现,使得知识广泛传播,朝廷对文人的优待,也刺激了科举,使得社会上受过教育的人数相比其他朝代显著增加,更使得宋朝有了一大批园林爱好者,其中的大多数更是家大业大,这就形成了对园林艺术的审美需求。
宋代的文人士大夫们,不仅是园林艺术的欣赏者,也是园林艺术的缔造者。他们对园林艺术创作的密切参与,和园林艺术的高度发展密切相关。
文人士大夫们积极地参与园林的规划和设计,勇于花钱尝试各种风格的创新,再加上在大量同好之间的讨论之下,得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启发,由此撰写了大量关于园林的著作,推动了 "文人园林 "的蓬勃发展。
与隋朝和唐朝的园林相比,宋朝的园林规模较小,规划和设计也更加精致和细腻。此外,在文人和士大夫中,赏茶、赏古董、赏花等曾经只在宫廷中流行的活动,与琴棋书画等传统爱好一起开始传播。这些活动都需要一个共同的游乐场所,那就是自家的园林。
而宋代诗词艺术的发展,更是为宋代空前的园林盛世做了升华,在宋代以前,当学士和文人欣赏建筑时,他们倾向于强调建筑本身的自然美。
然而,在宋代,对美的诠释逐渐发生了转变,文人开始借园林建筑或是花鸟景色,来表达他们的个人情感。
像是广为流传的《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读过后,人们所感悟到的不只有景色建筑之美,更能感受到诗人别样的情怀和体会。
园林艺术也是如此,宋代文人创作了各种与园林有关的传记、碑文、诗词等作品,将园林艺术从单纯的 "物"之美提升到 "理物合一 "的高度。从此,园林不再是冰冷的、没有生命力的建筑,而是体现古代人情绪和情感的艺术作品。
宋代园林艺术的特点
作为中国古代真正的园林艺术的开端,宋代园林艺术与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相比,具有独特的气质和特点,它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自然、优雅"。
宋代园林艺术起源于古代的私家园林,具有鲜明的历史传承特点。如前所述,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园林强调的是 "物 "的美,即建筑景观的自然美。
这一特点被宋代园林艺术所继承,形成了宋代园林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强调自然性。这意味着宋代园林并非完全按照建造者的意愿,从平地拔起,建造一个只靠人工堆砌的园林。
大多数宋代园林艺术往往是建立在自然环境之上,根据自然美简化设计,然后由人工雕刻,创造出人类创造力和自然环境之美的独特组合。
同时从宏观上讲,这一时期,园林艺术的总体特点是模拟自然,而其中人文情怀高于自然。在其中融入山水画的意境,诗词的美感,文人的情怀,所谓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在这种熏陶之下,园林也不再仅仅是美丽豪华的装饰,而开始变得富有诗情画意,形成了人们常说的 "写意山水园"。
宋朝时,在具体的园艺方法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创造一个雅致的氛围,人们非常注意结合溪流和水景,经常运用到水池和瀑布,这在之前的园林中是不常见的。
五彩缤纷、各色各样的植物使用也受到了重视,建造者也注意到植物每个季节的不同观赏效果。
宋代园林的建筑设计非常强调接合处的适当比例,并会使用预制的部件和精巧的安装方法。这也是宋代的在园林艺术上的一项杰出成就,由此也达到了古代木结构建筑设计的高峰。
而宋代不仅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总结成果,而且培养出了"山匠",来专门负责建造假山。这些能够堆垛峰峦,构置涧壑,绝有天巧……的能工巧匠,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创造和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是园林发展的真正推动者。
而在当时,像杭州这样本来就有着美丽景致的城市,到了宋代,就会注重利用原有的自然风光进行有限开发,在修建园林的同时保护自然风景,依山傍水,利用树木遮荫,根据地形建园,这也使得江南地区的几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当时风景秀丽的园林城市。
同时宋代的园林也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宋朝时期经济繁荣,但军事力量薄弱,周边的西夏和辽国都将宋朝视为易得的猎物。
身为精英阶层却不会打仗的文人们,对此也只能干瞪眼,无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因此,他们转而以诗歌、音乐和建造园林的形式进行逃避,作为一种慰藉。
因此,在宋朝经济繁荣的背后,国家始终处于崩溃的边缘,无论是统治者、士大夫还是老百姓都意识到了这种危机。这种政治环境激起了文人的爱国情怀,他们通过诗歌和绘画表达对国家的情感,这些元素也在园林艺术中有所体现。
徽宗皇帝以其对绘画、诗歌和书法的热情而闻名,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和书法家之一。
他对山水画的深爱也让他对园林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亲自参与了园林建设。他以独特的山水堆叠,完美的水系管理与多样化的植物和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人工园林艮岳。
园内山川秀丽,花团锦簇,芳草萋萋,宫殿、亭台、楼阁不规则排列,它确实是宋朝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最具特色的代表作,虽然在规模上不如隋唐时期的园林宏大,但其艺术形式和细节都高于隋唐时期的园林。
遗憾的是,这样一座宏伟的古典园林,在宋朝后期由于国家动乱和连年的战火而被毁,结束了它短暂而辉煌的生命。
结语
在宋代以前,园林艺术并不能被称之为艺术,正是因为其中少了许多人文情怀的灵性。而到了宋朝,文人治世,繁荣的经济和文化,催生了大量文人墨客开始为园林建设添砖加瓦。
但与此同时,园林艺术也是宋代奢靡风气下的衍生物,更是皇帝和士大夫们不理朝政逃避是非的享乐之地。
我们今天仍能看到那些矗立着的亭台楼阁,像是如今的圆明园遗址,他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参与者,我们既能从中体会一种园林艺术的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幻和离合悲欢。
历史的风尘再一次赋予了它们新的意义,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被岁月所镌刻在园林之上的情感和寄托呢?
参考文献:
《宋史》
《木志》
《营造法式》
《洛阳名园记》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