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时刻小站 254

陕西秦公一号大墓。网友们都在笑称陕西真是一个大宝藏,别人是山上有矿,陕西是地下有墓!

秦公一号大墓被誉为东方倒金字塔,里面埋藏着两千五百多年前的秦始皇第14代先祖秦景公,是继秦始皇陵兵马俑及铜车马出土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其实秦公一号大墓在1986年就被发现,前几天,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考古发掘才启动仪式,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为研究先秦陪葬制度、军队编制规模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次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将揭开先秦社会活人、活马、真车陪葬的历史真相,对研究先秦历史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秦公一号大墓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五个之最,考古工作者用整整10年时间才发掘了的一座大型墓葬,也是一座迄今为止知道的规模最大的先秦古墓。今天跟星姐来一起看看这个秦景公陵墓的考古五最。

规模最大

墓呈中字型,长59米,宽38米,深24米,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差不多,加上东西墓道长156米和84米,其总面积比安阳商代王陵大10倍,甚至比名扬天下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大20倍,也成为了上个世纪中国发掘的最大墓葬。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墓葬中的两个墓道,表明了墓葬主人的身份,按习俗,天子的墓道是4个,诸侯国君均为2个墓道,整个墓葬分为三层,布局包括主椁室、侧室和箱殉匣殉,这个墓葬也被当做了秦景公在另一个世界的地下宫殿。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古人认为人死后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因此墓葬也成为去往另一个世界生存的地方,墓葬的大小、豪华、陪葬均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其实这与埃及法老的金字塔木乃伊不谋而合。

殉葬人数最多

秦朝流行人殉,史书记载,秦穆公死时殉葬者多达177人,后人颇有微词。没想到秦景公的更甚,有186人,而且根据森严的等级制度,被分放在秦景公的陵墓中。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就如我们前面所说,秦人视死如视生,因此君王死后,生前使用的用具自不用说,包括大臣、妃嫔等也会被一起被殉葬,前往另外一个世界中,继续生前的生活。根据位置的不同、棺木的不同,秦景公墓葬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陪葬人,72个使用厚棺的大臣、嫔妃等,他们被放置在秦景公棺木的四周;使用薄棺的94个侍奉者,可能包含乐师、厨师、工匠等,他们离秦景公棺木位置较远;还有20个被肢解的的奴隶,也是最下层的人。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除了常见的书桌、竹简等殉葬品,在墓葬中还有狗殉,这个是很少见的,据猜测,狗是阳物,秦人可能延续商人的习俗,使用狗来避凶驱邪。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它是景公爱犬。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我们不能以现代人的思维来解读人殉,在秦朝,人殉是一种荣耀的事情,能为整个家族带来荣誉,当然也有拒选的,据记载,景公弟弟公子针灸拒选拒诛,逃到晋国。

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

虽然当秦公一号大墓早已被盗墓多达几百次,但考古学家依旧在里面发现了3500多件文物,这其中的黄肠题凑目前我国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棺墓。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黄肠题凑中的黄指的是柏木,肠是柏木芯,题是榫头,凑则是聚集在一起,它是一座放棺木的房子,也被称为底下宫殿。整套黄肠题凑全是由坚硬、黄亮的柏木做成,每层56根,重300多公斤。制作这套椁具,用了680多根百年以上树龄的柏木,据专家推测至少需要300亩森林才能凑齐这些木料。尽管在地下埋藏了2550多年,但出土时仍然叩之有声,带有柏木清香。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为什么2550多年的木头放置于底下却完全没有腐烂呢?这就得益于秦人的智慧了,为了让柏木不朽,他们做了三种防腐措施,一是在黄肠题凑的柏木周围填有50-80公分的木炭,起到防潮吸水的作用;二在木炭的顶部加入青膏泥,起到封水效果,作用类似沼泽中的淤泥。三源头防腐,将容易腐朽的柏木结节抠掉,填入低熔点的铁和锡熔化后的合金溶液浇铸封闭。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如今在浇铸点周围,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既没有烧焦的痕迹,又浇铸得很平整,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先秦时期,秦人是如何掌握金属的熔点以及精确的柏木燃点呢?这些谜题现在还不得而知,但这却恰好说明当时秦人已对这些物理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掌握了相当高超的浇铸技术。

最早木碑实物

在此之前我国现存最早的墓碑就是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的鹿孝禹碑。到了东汉,树立墓碑的习俗已广为流行,并一直沿用至今。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我们都知道的墓碑是石头所作,然而四库全书《读礼通考》中曾记载天子六綍四碑,诸侯四綍二碑,碑为木板所制。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有圆孔,名为"穿"。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以绳索,可用来放绳,如辘轳一样,将棺木牵引入墓穴。入葬完毕,木碑随之埋入地下,或置于墓旁。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木碑一直只是存在于书中,并未有实物辅证,直到秦公一号大墓中木碑的出土,它成为我国墓葬史上最早的木碑实物,也证明着碑由木为石,地下到地上,实用到表功记事的功用转变。

最古老的刻铭石磬

秦公一号大墓中发现的石磬,是一种古代乐器,边缘有铭文,这是目前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铭文26条,206字,其总数当由数十枚。字体为籀文大篆,磬铭文字与传世秦公钟、秦公簋接近,更与石鼓文相似。大墓石磬上的文字,字数不多,但字形优美,结构均衡,对称、稳定,笔道均匀圆融。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从篆文天子郾喜,龚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以鼐,初步断定墓主为秦共公、秦桓公之后的秦景公,可以考见春秋晚期周秦关系相当密切,亦可知秦文化深受周人影响,有力地证明了秦人的族属为华夏族,也正是由于这刻铭石磬才真正为我们证明了墓主人的身份。

秦公一号大墓(秦公一号墓发掘记)

历经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大墓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秦公一号大墓我们不禁为宏伟雄壮的这一切所震撼,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考古人为之付出的努力,因为他们我们才能有这些研究秦过的第一手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