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三角的包邮区江浙沪,联合发布了一份规划。
9个城市,拜把子义结金兰,承诺要抱团发展搞钱。
规划的名字也很大气——《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上海大都市圈,是继南京、重庆之后,第三个跨省都市圈。
也是第一个直接在规划里面强调大的跨省都市圈。
上海成了带头大哥,8个小弟跟随,准备好好成团出道,一起在国际舞台上参与竞争。
网友们议论纷纷。
有人说杭州和南京被上海踢出了群聊,因为这次没带这哥俩玩。
南京网友表示:上海才是江苏的省会,这次抢地盘抢到家门口了。
杭州网友感叹:上海还算有点良心,给杭州留了一个绍兴。
哈哈,不管网友议论如何。
三个省市还是同时发布了规划,9城市抱团发展共识已经达成。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份协同规划以及提到最多的上海板块。
大都市圈大在哪里?
首先是,规划的都市圈,城市多、面积大。
目前规划范围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市域行政范围,陆域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
你要知道,目前相关部委已经批复的都市圈,撑死只有2到3平方公里。
上海大都市圈仅仅陆域面积就是已经批复都市圈的2倍了。
规划上明确说:上海大都市圈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通勤圈,而是以地理邻近性为基础、功能紧密关联性为核心,并兼顾行政治理的完整性,9个城市共同构成的多中心城市区域。
其次是,GDP总量和人口基数大。
上海大都市圈,拥有长三角1/2的经济总量和1/3的人口。
规划中表示,2020 年的上海大都市圈GDP为11.16万亿元,都市圈内常住人口为7742万人。
上海大都市圈确实很大啊。
有网友表示担心,这么大的都市圈国家层面会批复吗?
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
毕竟,早在9月21号国家发改委就出台过政策,明确表示要防止都市圈盲目扩张规模。
那这次上海大都市圈算不算盲目扩张呢?
目前不好定论,不过从各个城市发展的成熟程度来看,应该谈不上盲目扩张。
依据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21》统计。
目前,我国共有6个成熟型都市圈。
上海大都市圈囊括了2个,分别是:上海都市圈、宁波都市圈。
其中的上海都市圈本身是已经包括了苏锡常三个城市。
杭州都市圈的部分城市湖州、嘉兴和此次的上海大都市圈有重叠部分。
这次上海大都市圈的1+8城市,很多城市都是响当当的名字。
江苏的扛把子,苏州无锡常州,浙江的宁波、湖州、嘉兴。
与其说是上海都市圈扩张范围,不如说是一超多强,强强联合更好一些。
一超多强,这样怎么能说盲目扩张呢?
抱团的城市强在哪里?
无论是从上海自身,还是圈内其他8个小弟城市来看,当前的发展似乎都挺好。
表现在哪呢?
简单说,就是8个小弟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产业或者经济规模。
八仙过海,各有灵通。
苏州,经济体量仅次于上海,目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期。
无锡,创新基础深厚,有近30家省部级研究机构,半导体产业有业内一线城市之称。
常州,小尖强民营制造氛围浓厚,是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基地。
南通,和上海一江之隔,2020 年GDP突破万亿元。
宁波,港通天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上深三大一线城市。
湖州、嘉兴是 G60 科创走廊重要节点。
舟山,在都市圈中,陆域面积最小,却拥有最大的蓝色海洋产业。
8个小弟,每个都能打,每个都有特色。
之所以要抱团发展,也是为了加速长三角一体化,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满足国家战略的期待,担起经济发展的重任。
规划里直接说了发布规划的背景:
都市圈作为一个规模总量比肩发达国家的经济体而言,局限于单打独斗显然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满足于各自安好更是不足以承载国家发展的责任与期待。
抱团发展,强强联合,这是国家的战略要求。
这次的规划,在产业发展方面,都市圈后面会围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绿色化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7大核心产业领域,以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和构建完备产业链为目标,引导都市圈先进生产力合理布局。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仅仅是上海和无锡的联合,就能拿下全国的半壁江山。
根据芯思想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陆城市集成电路竞争力排行榜,在排名前15的城市里,长三角地区占据6席:上海、无锡、合肥、南京、苏州、杭州。
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00亿元,占全国1/4,并坐拥国内40%的产业人才。
2021年,无锡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高达1780亿元,云集了以华虹、长电科技、华润微、SK海力士、海辰半导体、中环领先为代表的龙头企业。
相信在未来的规划实施融合之后,产业联动会爆发更多的能量。
都市圈最大短板
说了规模和产业,我们再来聊聊,大都市圈目前面临的挑战。
规划中提到主要的挑战是:人口结构、创新能力不足、交通网络不成熟等。
最大的问题是人口问题:增量不足、老龄化严重。
人口增量方面,上海大都市圈不如大湾区。
2011年-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人口年均增量为95.7 万,同一时期粤港澳大湾区为224.4 万。
至于老龄化率,上海大都市圈比大湾区严重。
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的常住人口老龄化率高达15.4%,明显高于粤港澳大湾区的6.5%。
若按当前人口增长趋势延续,那么到 2035 年,上海大都市圈常住人口将比同样按当前趋势延续的粤港澳大湾区少近1000 万人左右,且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剧。
新增人口和提升人才吸引力,是整个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的共同诉求。
毕竟,没有新增人口,产业和城市发展就缺乏了持续的动力。
上海这个板块有机会?
这次的规划,对于都市圈内的城市定位也做了新的分工。
城市圈等级主要分为三个大层级。
1个顶级全球城市:上海市区。
3个综合性全球城市:苏州市区、宁波市区、临港新片区。
6个专业性全球城市:无锡、常州、南通、嘉兴、湖州、舟山市区。
在城市布局中,本身是1+8个城市,竟然规划了10个全球城市。
你在上图认真看一下,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对的,就是上海的临港新片区。
在这次的规划中,临港是直接和苏州、宁波的规划层级一样的。
规划中有三处重点提到了临港。
一处是临港的未来发展目标。
临港要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滨海城市乃至国际上公认竞争力最强的产城融合型自由贸易港城。
一处是临港要打造和苏州、宁波等同等级的自主创新知识集群,导入更多高精尖人才和高校研究资源。
另外,围绕上海临港、闵行紫竹两大核心基地,以中国商飞为依托,形成国产大飞机的自主创新、研发及集成制造产业链。
最后一处是要做大做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强调上海市区与临港新片区联动发展,推动现代航运服务。
临港新城的城市能级、高新产业、航运功能进一步得到国家级战略的提升。
上海亲儿子临港的发展,未来可期。
这次的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规模空前,抱团城市也是强强联合。
上海大虹桥交通枢纽位置进一步强化。
临港新城发展能级再次得到确认。
同样的,留给未来的挑战也不少。
如何能让都市圈内的新增人口增加,留住人才?
如何打通各大城市之间规划线路的断裂点,轨道交通如何融合运营?
如何形成产业协同,打破行政壁垒,激发创新活力?
这考验着未来规划实施的智慧和战略定力。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那段老生常谈的理论:
城市发展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政策)。
至于这次规划到底上海大都市圈还是大上海都市圈,
这就要看,人才会去哪里?会留在哪里了?
我们拭目以待。
大家如果想要在上海买房或是有任何买房方面的疑问,请私信我,回复666,送你价值百万的《上海买房宝典》。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