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原创:F小姐
公众号:旗津港
昨日发了一段话,有自媒体的朋友评论说伪理性。自晚间又看到一系列的新闻,包括南京、上海等高校学生与民众。这位朋友下午发了一篇文章《理性客观中立,有问题》,从哲学的层面论证了如果一个人有条件能够对不公正保持冷静并且选择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说明ta至少没有受到这种不公正的压迫,也就是说ta是某种既得利益者。
不公正的事情,每日都会发生,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少见于笔端与现实,我所谈论的只是希望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如果我面对不公正保持冷静,也就无须发言,保持沉默,假想世界一片静好。从法律层面,我认为理性是对的。而理性,从来不代表着中立。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词语,自由心证。因为在准备考试,正好翻到去年的试题。去年民诉法,考了心证一词。
所谓自由心证制度,是法律名词。在当时是我的知识盲区,很显然以我的功底去思考这个名词,是很浅薄的。于是在词典上看到解释证据之证明力,通常不以法律加以拘束,听任裁判官之自由裁量。近年来,自由心证制度在我国有渐进之势,民事案件中用自由心证审案也见诸报端。
最开始,日本学者将其翻译成自由心证。日本学者的解释是:中国唐诗中有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燃灯坐虚室,心证红莲喻。在1808年《法兰西刑事诉讼法典》中亦有翻译如下:法律并不考虑你们通过何种途径达到内心确信;法律并不要求你们必须追求充分和足够的证据;法律只要求你们心平气和、精神集中,凭自己的诚实和良心,依靠自己的理智,根据有罪证据和辩护理由,形成印象,作出判断。法律只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你是否已形成内心确信?这是你们的全部职责所在。
这实际上已经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内心确信,作出判断。而这个判断,也许是带着主观色彩的,但是一定是理性的。我所最开始接触心证一词,并非法学中的概念,而是来源于文学。《红楼梦》有一段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薛宝钗及笄之年的生日,贾母为其特意办了热闹的生日宴会。点戏的时候,薛宝钗点了贾母爱看的热闹戏水浒传中的一出《山门》,演的是鲁智深在五台山破戒醉酒,打坏了山门,被智真长老遣往别处的故事。智深辞别师父时唱了这首《寄生草》。贾宝玉不爱看。薛宝钗于是点化他,说戏文中的唱词是很好的,念了一遍《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这是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中的一段,唱词的结局意味着宝玉的结局。某种程度上宝玉的至情至性,与鲁智深是相似的。
在《水浒传》中,人人自称好汉,但多的是打家劫舍的恶人。其中,仍有几位散发着人性光辉,鲁智深是之一。他原是州经略府提辖,官虽不大,好歹自在。但他为素不相识的民女金翠莲的遭遇打抱不平,打死镇关西,弃官出逃,而后为躲避官府追捕,去五台山落发为僧。从一个自由自在的官,变成一个处处受制的僧。刚到五台山,不受众僧待见,只有智真长老,欣赏他佛性很深,力排众议。他至性至真,难成规矩。最终,因喝醉了酒,大闹文殊院,不得不离开。
贾宝玉由此悟了禅机,后来他题了一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在当时的我,阅读起来是困难的。我并不懂,这句心证是何具体的意思。字典上,证,即印证、证验。唐 皎然 《送清凉上人》诗:花空觉性了,月静知心证。同样心证一词,可理解为本心。
在本次的乌市事件上,可以看出大家的情绪是因为自由的被剥夺。自由与秩序出现了对立面。违反防疫破坏的是秩序,在他们眼中,过度防疫践踏的自由。大家表达的是真切的,正如鲁智深的大闹文殊院一样,为的也是自由。但是自由是相对的,正如庙规有云,佛家子弟需戒酒。你无法说鲁智深是错的,他有权利享有喝酒的权利。可是在寺庙里,他影响了其他的修行之中,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影响。
前段时间,我收到了百离寄来的一个佛家的明王手串。因为提到了明王,想起领证第二日,和L一同去的独埠寺。在那里我抽到了第一千,上上签。庙中禅师与我们讲述了佛学道义,在那里我第一次看过菩萨嗔面塑像,明王像。百离解释就像父母生气,教训自己的孩子所呈现出来的样貌,原来菩萨也并不总是慈眉善目的。万事都有两面性,自由心证的前提,即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证真或证伪。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