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599号
记忆中老北京的中国年——《北京的春节》精读与导引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作者用充满北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绘本信息
书名:北京的春节
文:老舍
图:于大武
适读年龄:3-6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选题策划:蒲蒲兰绘本馆
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
三、阅读目标
1、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与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四、绘本精读与导引
【封面】
解析: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著名散文,载于1951年1月《新观察》第2卷第2期,入选了人教版小学语文6年级(下册)课本(做了精简)。绘本版的《北京的春节》为了还原老舍先生的原汁原味,是以人民文学出版社《老舍散文》中《北京的春节》为脚本,节选了其中大部分。画家于大武以国画的笔法,艺术还原了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生动地记录和呈现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
故事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用充满北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封面为大面积的淡淡的粉色,代表着可爱、甜美、温馨和纯真的生活氛围,而红色则预示着到来的火火的春节。孩子们都穿上新衣服,翘起的辫子(帽带)就是他们内心春节情怀的舞动。大雪覆盖屋顶与树梢,空中飘舞着雪花,为春节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讲读:
封面里是一个父亲带着两个孩子,在雪花飘落的冬日,出门燃放鞭炮。父亲手中提着一挂鞭炮,女孩手握兔形玩具,满怀欣喜地看着男孩点燃鞭炮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春联已经贴在门上,孩子们兴高采烈,好吃的,好玩的就在眼前,春节的气息已经烘托出来。
春节是中国人共有的节日,尽管年味有所改变,但无疑仍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带孩子一起看一看我们儿时年俗的味道,一起来领略北京的春节吧!
互动:
1、和小读者讨论,他们心中的春节是什么味道?有啥他们念念不忘的活动或者好吃好玩的。
2、春节在他们的印记中是一种什么样节日?春节是哪一天或者是那一段时间?
【前环衬】
解析:
一个古色古香的城楼和城墙很突兀地充斥着画面,以俯瞰的视角呈现给读者,也印证春节习俗的久远。人与建筑相比,凸显建筑的宏伟与久远的历史,而活动的人则显得渺小与繁忙。
讲读:
我们看到城墙内来来往往的人们有互至拜年的,有提着礼品匆忙赶路的,有赶着马车穿城而入的,右下角的一家人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吧!
过了腊八就是年是一首古时流传在北方的脍炙人口的老北京的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首童谣,不仅导出喝腊八粥、祭灶等重要习俗,还彰显了腊八节的重要意义,并由此拉开民间热热闹闹过大年的序幕。既渲染了年味,又拓展了节俗,很形象很有象征意蕴呢。我想跟着这首童谣的顺序来带大家进入这本书吧!
互动:
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内容?或者谁来说说这首童谣讲的是什么事儿?
其中与时间对应的内容你了解多少呢?
【扉页】
解析: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到年尾岁末,浓浓的年味呼之欲出,每一个在外漂泊、打拼的人都期盼着回老家与亲朋好友团聚。
一串鞭炮暗示着红红火火的春节,纯白色的背景不禁让我们想起印象中的春节的场面。
这个故事是描述的是北京当地的春节,或者说是北方的春节模式,但北京的春节更具有地域的代表性,更具有文化性。尽管不同地域有明显的差异,但相互借鉴也是不错的选择。
讲读:
一串火红的鞭炮点缀在画面中央,还有一个二踢脚端端正正地放在地面上,等待燃放者的光临。鞭炮有代表春节的意味。
互动:
1、看到火红的鞭炮,你想到了什么?
【第1画面】
原文: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解析:
画家于大武以国画的笔法,艺术还原了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呼唤起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
春节,想当然就是春的节日嘛!为什么春节并不在春季,并不意味着春天的开始?
春节的时间节点点名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处在数九寒天里,上演着最后的疯狂,风雪严寒似乎在,但也预示着严寒气候的转折点。春节之后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也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春节到了,节日里亲友们相互拜年贺岁,虚寒问暖。在谈天说地时总会说到春字,人们在这预示着新一轮万象复苏、草木更新将要开始的季节里,互贺新春快乐、祝福万事如意。
讲读:
这是一个俯瞰的镜头,一黄一红色的两座宏伟的宫殿建筑,矗立在市井民居中,静静的宫殿与和谐繁忙的人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画面中有拉洋车的、有挑担卖货的、有出摊卖布的、四合院中几个穿红着绿的孩子正在玩耍,弯弯的小巷中急匆匆的人,拎着大包小包的礼盒,忙着拜年去呢!我们小巷中央看到故事的主人公一家,行走在小巷中,观察者熙熙攘攘的街道,作着怎样的活动呢!
全文从这一句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我们随着老舍先生平实的语句步入到当年北京城春节的场景。
互动:
1、你看到故事主人公一家人了吗?
2、他们在人流中看到了什么呢?
【第2画面】
原文: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解析:
这是大年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吃腊八蒜。
腊八粥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煮,后经演变,逐渐丰富多彩起来。《燕京岁时记》里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另外,腊八粥的另一个传说是将谷仓中剩余的各种粮食作物都打扫干净混合起来做粥,准备迎接来年的丰收,所以也就不执着于哪八样了,主要是代表着除旧迎新的意思。
在这本书中,画家为了给读者展现老舍先生笔下当时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场景,专门设计了这非常普通的一家人形象,以这家人的视角来带领读者重温当年老北京普通人家过春节时的情景。于大武老师说,这幅图中母亲的形象有他的妈妈的影子。
讲读:
腊八节一过就意味着正式开始过年了,人们开始杀年猪、制腊肉、打豆腐,采购年货。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四打扫卫生,随后炸年糕、蒸馒头、杀年鸡……等等,直到大年三十合家团聚过除夕,将浓烈的年味酣畅淋漓地展示出来。
在这幅画面中,可以看到刚刚做好的腊八蒜、菱角、核桃、红豆、红枣和花生等摆放在桌子上,旁边的母亲正在熬着热腾腾的腊八粥。
一个男孩儿从门外急冲冲跑进来,跑在前面的女孩已经把手伸向了案板,一家人喜气洋洋的,还看到筷子笼,墙上挂着辣椒、大蒜等。
互动:
腊八粥到底是哪八样呢?
腊八过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喝腊八粥、吃腊八蒜呢?
男孩手中拿的是什么呢?冰喉吗?还有一条鞭子。
提及春节,你能想到什么?是腊八节哪一碗热乎乎的美味腊八粥?
【第3画面】
原文: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叫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解析:
本书中出现的年画是画家参考了大量的河北年画画成的,年画的内容多是表现人民大众祈福求祥的美好愿望。如连(莲花)年有余(鱼)、喜(喜鹊)上眉(梅花)梢,还有传统的财神、门神等。
小贩挑担卖杏仁茶和豆腐浆,两头各备一锅。下面生煤炉,上面置一筒形圆锅,外面用竹皮包扎隔热,又镶上有花纹的黄铜皮,很是清洁美观,使人一见就有好感。
老北京早点兴喝甜浆粥,后来是杏仁茶,而豆浆(当时叫豆腐浆)的出现更晚,后两者一般一起卖,清晨街巷常闻豆浆粥开锅,杏仁茶吆!
杏仁茶是老北京小吃的一种,将细米面熬成较稀的粥浆,煮时加入杏仁,卖时盛在碗里再加上白糖桂花,香甜适口。
卖宪书,就是即历书,也就是民间所说的黄历牌或月历牌,就是当今的台历性质。
在腊月的北京,要卖松枝表示喜庆,这是春节特有的习俗。而在昆明卖松枝是祝每个人新的一年轻轻松松,轻轻松松快乐、轻轻松松工作、轻轻松松钱多多、轻轻松松富足、轻轻松松……
讲读:
腊八后,就要开始准备年货了,街上也多了很多货摊子,东西也是林良满目,游人更是络绎不绝。贩者挑担串街,吆唤为杏仁——茶哟。
在年画对联摊,男主人又带着儿女来逛,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年画摊旁边树上绑的就是男孩手中拿的——空竹。
杏仁茶老汉后面端着一盆好像是刚刚长出的应是水仙花,
还拉着一头骆驼,在地摊中穿来过往跟人一样,当今可是新鲜事了。
临时搭起的棚子,从两棵树边拉起的挂绳。
互动:
1、年货是从什么时候还是叫卖的?
2、你看到了什么感兴趣的东西?或者说从画面中叫出货物的名称?
3、小男孩和小女孩各看中了哪样东西呢?
4、为什么赶年的摊子都叫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呢?
5、为什么单单提到了水仙花呢?
【第4画面】
原文: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解析:
老舍的文字特点:全文以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祥和和美好,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而故事则唤起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所不同的是,老舍笔下描述的北京春节因其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因素而多了更多京味儿,这样的韵味,是属于特定时空的。
从画风来看,精心手绘创作的一卷卷水彩图画,画面是特别淳朴的味道,每一个细节都画得非常讲究,难怪舒乙先生会说这本书能够以最美的方式走进这个时代的少年儿童心中!
讲读:
这一家人来到了大市街,男孩手中举着风车,女孩手中拿着糖葫芦,爸爸拿着烟花,眼睛看向前面一个摊,大家的眼神也都看向那里。
这个是剃头的,以前北京城的剃头匠都会沿街串走,随时随地给人刮脸、理发、剃头。
这个是吹糖人的,小贩们挑着摊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炉子,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
互动:
1、当年孩子们过春节喜欢的的三件事都是什么?小读者你有没有过春节最喜欢的三件事呢?或者多件事呢?晒一晒呗!
2、当年的过春节大人们都忙什么呢?
【第5画面】
原文: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解析:
年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间称为小年。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而且为了节省开支,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民间百姓相效仿,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老传统。
故事中有多处采用俯瞰的镜头,更加能清晰和大角度地表现场景和人物的活动。
讲读:
这个俯瞰的画面表现二十三过小年的场景。
一棵干枯的大树,蔓延的树枝,覆盖整个画面,起到装饰的作用。淡蓝色的水彩弥漫了画面。
两只小鸟做出了惊恐的样子。
过小年这天家家都要送灶王,天刚黑的时候,把旧的灶王画像揭下来,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糕粘涂在灶王的嘴上,以使他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用火烧掉。天渐渐暗了下来,厨房里点起了灯。,天空燃起了烟花,他们在院中点起了炮仗,男主人把纸像焚化。
图中母亲端着的馒头,是放在左下图中的缸里存储的,以前没有冰箱,蒸好的馒头都会放在院中的大缸里冻起来,缸上盖个盖子,再用大石头压起来,防止猫来吃。
互动:
1、南方北方的小年为什么差了一天?
2、小男孩在做什么?小女孩、小狗和两只小鸟的反应是什么呢?
3、你家小年是如何度过的?
【第6画面】
原文: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依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解析:
九道弯胡同位于东城区北新桥附近,北京的胡同多是直来直去,小小的胡同一分为五却拐了十九道弯。西城区也有一条九道湾胡同,不过现已改名为百代胡同了,前门外的九弯胡同仍在,实际上要拐十三个弯。北京市转弯最多的胡同是九湾胡同,它位于宣武区东部,东口与铺陈市胡同相连,西口从校尉营胡同通出,全长约390米,弯曲之处不下于13处,堪称北京城弯道最多的胡同。
画家着意强调北京的城门楼、北京的胡同、大街这种场面性的东西,这个记忆对读者来说是非常深刻的。
以前生活不好,平时很少有机会吃到肉,需要磨剪刀的就会很少,过年时家家都要买鱼买肉,磨剪刀的就开始走街串巷了。所以画家专门在这页加上了这个形象。
扫尘是年前除旧布新习俗之一。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扫屋。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
除尘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以前贴门画、贴春联是有以辞旧迎新、驱邪纳福的意喻。古时候红色的火能驱赶野兽,在寒冬里带来温暖,这个习俗也就一直流传了下来。我们中国最出名的神兽年,也最怕红色和爆竹。现在,人们仍然保持着春节时贴春联的传统习惯来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讲读:
一个俯瞰的镜头,把这家人墙里墙外的活动都兼顾到。院里女主人和小女孩在扫尘,而男主人和小男孩则贴着对联和门神。从他们家的外面大门,点名住在九道弯胡同,一个磨刀匠担着挑子吆喝着。
互动:
1、为什么春节期间出现磨刀匠的身影呢?
2、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预示着什么呢?现在人们还这样做吗?
3、过去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这是为什么?你家还有这样的做法吗?
【第7画面】
原文: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解析:
年夜饭指年尾除夕(大年三十)的阖家聚餐。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中国人的年夜饭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传统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过年家中吃的、用的、摆放的都是有讲究的。比如那天必须吃鱼的时候要剩下点,代表年年有余,放的柿子意喻事事如意,苹果意喻平平安安等等。
年夜饭是全家都要动员的大餐,也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许。年夜饭,吃的是喜悦,品的是亲情,缕缕饭香中闻到的是家的味道。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里有老人,作为子女的晚辈就要懂得孝敬,懂得去给老人一些关爱和呵护,这一点在家庭团聚上有着重要的体现。
画家为了给读者展现老舍先生笔下当时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场景,专门设计了这非常普通的一家人形象,上有老下有小,儿女双全,想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以这家人的视角来带领读者重温当年老北京普通人家过春节时的情景。这一家人贯穿始终,表现的是一般北京老百姓中下层那种家庭生活。
讲读:
这家老奶奶第一次出现在除夕的年夜饭中,代表着家庭兴旺。女主人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男主人端起酒水致敬老人,老人面带慈祥看向儿孙,满桌饭菜丰盈富足,两个孩子齐敬奶奶,地下小狗低头吃着,木制玉兔活灵活现一起玩,墙上大仙保有全家,奶奶背后山水寿比南山,花开预示富贵,黄色背景温情暖暖,地上的红润的大苹果代表着平平安安。
除夕团圆饭需要全家人都到齐,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如有因故不能回家的人,也要留个空座位,摆上碗筷,象征此人也在场。男主人与老奶奶的大红高凳代表他们在家中的地位。
除夕最热闹的,红色画面喜气洋洋,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所有人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
互动:
1、春节的记忆里小孩子最喜欢的是什么?当然是压岁钱,而大人们尤其是做生意的人们更看重的是迎财神。
2、除夕夜的年夜饭,案头摆的水仙、柿子、餐桌上的菜,家里人吃饭坐的长幼位置,孩子的玩具等等都非常具体,对细节这么关注是怎么考虑的?
3、家有一老不难理解是什么意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什么位置?
5、除夕在春节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呢?
6、还是年夜饭饺子里吃出的令人惊喜的硬币代表着什么?
【第8画面】
原文: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解析:
守岁,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夜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
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的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即通宵守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本书中画面的底色丰富多变,画家根据每个画面上的内容来选择相对应的底色,这些底色不是用颜料涂抹上去的,而是画家有意挑选特殊而有颜色的纸。除夕晚上的背景色,画家大胆地在紫色纸上,用紫蓝色的颜料画出近处的四合院及远处的城楼,室内温暖的黄色及冲入空中的烟火用明亮的黄色油画棒点缀,整幅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在大雪后,除夕夜晚全城无眠的场景中,显得非常地热闹喜庆。
压岁钱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讲读:
过去的初一早晨,三十晚上是不睡觉的,那会儿没有电视,成年人聊天、打牌,小孩就是满街跑,拿着小灯笼,胡同里头放鞭炮,自己的放完了看别人放,然后互相串院子,跑这院,跑那院,就那么满街跑。然后到初一早晨穿新衣服,给长辈一磕头,长辈就掏出压岁钱,拿着就去买糖啊,买小鞭炮,这是最高兴的。
全俯瞰的视角,有近及远,看到玩耍的人们,空中燃放的烟花,温暖的灯光,欢庆的一家人,整齐排列的四合院。
紫色是一个高雅的富贵的色彩,与幸运和财富、贵族和华贵相关联。带些红色的深紫色可以产生一个暖色盘。浅紫色是较贵的,常常会联想到浪漫。
袅袅升腾的黄色烟花和空中的燃点,孩子们三俩成群来到户外,燃放炮竹,提着宫灯。一派喜气、祥和、温暖和富贵的氛围。而那一家人处在画面的正中央,家人正在团聚。
互动:
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联系你的除夕夜,在这灯火通宵的夜晚除了鞭炮声还可能有什么声音?
2、知道守岁意义吗?(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3、闭上眼,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热闹团圆的除夕之夜吧!
4、过年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听着这喜庆的爆竹声,听着这欢快的音乐声,你似乎看见了什么样的场景?回忆起怎样的画面?
【第9画面】
原文: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解析:
一个俯瞰的大跨页,展现大年初一热闹的街景,屋顶都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鞭炮在空中响彻。前环衬就取材于此。
初一拜年是春节非常重要的习俗,一般四五点钟就得起床,孩子们双膝跪地,双手趴地,头接近地面,先给长辈磕头。然后长辈们发了压岁钱,站在旁边等候,村里其他家族的人会成群结队来拜年,自家人也会到村里其他家族拜年。年纪相仿的人之间会说着吉祥话,互相拜年,互相祝福。
讲读:
如果说除夕是繁忙、热闹的,那么正月初一就是――悠闲、快乐的,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右下角是一队敲锣打鼓踩高跷的队伍。
这是一家三口,带着点心匣子出去拜年。那个时候,物资比较匮乏,点心也一般都是面做的。
记得小时候,大年初一是去长辈和亲朋好友家拜年的日子,小孩子穿上新衣服,爸妈带着一家家的拜年,回来红包糖果收获满满。现在网络发达了,拜年更方便了,但是也少了这个乐趣。
互动:
1、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气氛有什么不同?2、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最吸引你的活动是什么?3、你们春节拜年吗?说说你拜年的经历。【第10画面】
原文:
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
解析:
这是北京当年的庙会,是古老的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各类庙会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还不只一处,时间从初一就开始了,所以说北京又是庙会的天下。作者展现出北京最有名的庙会,如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等。
绘者用了较长的篇幅写了逛厂甸以及厂甸庙会的特色食品和玩具。看左上角摊位叫拉洋片,拉洋片是在装有凸透镜的木箱中挂着各种画片,表演者一面说唱画片的内容,一边拉动画片,观众从透镜中看到放大的画片,也叫西洋片。为什么叫拉洋片,主要是因为内容大多是介绍国外的东西。
中间男孩吹的喇叭状的东西叫卟卟噔,是用玻璃做的,卟卟噔是其吹出来的声音,由于容易破碎,现在庙会上已经没有了。
右上角的这个叫木偶戏,这是街头用于操控表演木偶的舞台,艺人站在布围内,边操纵杖头木偶表演各种动作,边说唱,并配以乐器。
北京的庙会比较强调北京的小吃、玩具,有地理性。比如有一幅强调的是空竹、小孩戴的面具、卖茶汤、拉洋片的。
讲读:
这是全书最高潮的部分,厂甸庙会,一起逛逛庙会吧!
这家人又来到了庙会上,庙会可是小孩儿和年轻人的快乐世界,可买一大串的糖葫芦和棉花糖,可以欣赏无数的彩色风车,可以看各式各样的表演。如木偶戏、卟卟噔、拉洋片等。
这页也是最有看头、最有讲究的,是画面中有好多已经消失的行当和老物件,都是非常有意思的。
互动:
1、小读者了解庙会时怎么回事?谁知道什么叫庙会?2、都写了有哪些悠闲、快乐的事?
3、你能找出木偶戏、卟卟噔、拉洋片的位置吗?它们都是做什么的?
【第11画面】
原文:
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解析:
《北京的春节》也是中国人集体记忆里的年,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的细节与情意。尽管南北方的春节存在诸多的差异,但南方也共享着很多春节的记忆,也都会生出一些柔软的情意。于大武的配图也让我们回到了1951年的北京城,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中国民俗和热闹红火的春节景象。
故事的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如: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的腊八,二十三日的过小年、腊月二十四的掸尘扫房子、年尾的除夕和农历的第一天初一、最后是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每一个时间节点又由几个画面组成,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这种结构安排自然流畅,脉络清晰,基本都是以市井生活为主。
讲读:
这是一个远景的构图,希希的人群,都在赶往紫色的庙堂,沿路临时搭起的帐篷,摆起了小生意,小商贩也推着货物赶往庙会,这是人流的一角,更多展现庙会的外景和冬日广袤的大地。
互动:
1、画面中长长的人流,他们都去往哪里?
2、有来有往的人流,都有啥交通工具?
【第12画面】
原文: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解析:
从小年到元宵节,是传统中完整的中国年。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表演。
老北京过春节,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这是高潮期,往后一直要延续到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是尾声阶段。前后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年俗活动就接踵而至,例如祭灶、办年货、除尘垢、贴春联、挂福字、做年菜、祭祖神、祈福贵、放鞭炮、驱邪祟、包饺子、团圆饭、压岁钱、拜新春、逛厂甸、吃元宵、观龙灯、猜灯谜、看花会……这些不仅是老北京的习俗,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逐渐积累的民风民俗的集中释放和展示。
原汁原味中国年,传统民俗庆团圆。是本书所要传达给读者的,岁数大的读者看完这本书,能唤起心中对新年的回忆,年小的孩子看完这本书,能了解那些慢慢消失的传统民俗。
一个远景,一个近景,都是俯瞰的镜头,突出了人流和花灯。
讲读:
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
元宵节是整个新年期间最美丽,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灯笼。商家一般都会在店铺挂出各种好看的灯笼,吸引客人到铺字观看,这些灯笼在当时就是一种广告。
如果说元宵节是春节的一个高潮,那元宵节的亮点就是花灯。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在这红火而美丽的元宵节,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观灯赏月品元宵,心情多么舒畅,怪不得老舍先生由衷赞叹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互动:
1、从年前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印象中小时候最喜欢的是哪一段?
2、元宵节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那前两个高潮点是什么呢?
【第13画面】
原文: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合。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
解析:
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元宵节的一盏宫灯和另一盏宫灯之间都有不同。画家说希望孩子们能在这些画里感受到过去北京春节特别的气氛。通过画那些老北京的街景、物件和习俗,于大武说,仿佛是隔着岁月的长河,通过绘本之力与老舍先生握手。
花合应是花盒子为九石之灯,花盒内藏小灯万,一声迸散,万灯齐明,花盒灯彩变幻巧妙之极,即便是现代人,都想不出是如何设计制作出来的。
烧火判儿是老北京灯节中另一项民俗活动。判儿指的是阴间的判官,烧火判儿就是百姓们把这罪恶的判官烧掉之意。城隍庙庙会至傍晚后,将已置于庭院内的泥塑判官点燃,判官约五六尺高,其头上戴着一顶双翅的纱帽,挺着个大肚袒腹而坐。这判官腹中是空的,实际是用砖砌的大炉膛,人们将柴及煤块点燃后,其火焰即从判官的口耳鼻眼及肚脐眼中冒出。游客一边围观,一边拍手称快。火判此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已经随着城隍庙庙会的结束而彻底消失,所以其笼罩的一层神秘面纱便愈发厚重,令人更想一揭为快了。
讲读:
这个画面的看点是广场上还放花合、燃火判这类民俗的活动。带有神秘的色彩,调动人们的神经。
这是一个近景,围观群众的表情显露无疑。这一家人又出现在人群中。
互动:
1、作家写元宵节抓住一个灯字做足了文章,突出了灯的什么特点呢?
2、如果你置身于这灯的海洋,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用朗读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吗?【第14画面】
原文: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玲,到时候就叮叮的响。
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解析:
走马灯,也叫影灯、转灯等,灯内点上蜡烛,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令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象便不断走动。
纱灯即用薄纱糊成的灯笼。古时大都用竹制灯架,蜡烛照明;现多钢丝制作灯架,电灯泡照明。能画善诗的文人雅士觉得灯笼的制作简单,灯面单调,没有遐想和品味的余地。相传宋代著名画家米芾为官时,曾于绢纱上作画,创造了不是圆形而且能通过光线映射灯内花鸟人物神态的纱灯。唐韦应物 《寄璨师》诗: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
讲读:
这是一家人集体欢乐照,老奶奶又一次出现,体现出元宵节带来的家庭喜庆的氛围。而四合院的正面照,粉红色的门柱与窗棂和老奶奶的着装代表着全家人节日的喜庆与热烈,黄色的灯光暗含着温馨与团圆。一家人看向小男孩燃放烟花,节日氛围凸显出来。
互动:
1、你看到这家人悬挂的灯笼有几种样式呢?
2、福字方灯预示着什么呢?
3、老奶奶再次出现代表着什么内涵呢?
【第15画面】
原文: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解析:
在内容上安排的详略得当,整体介绍北京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了腊八、除夕、初一、十五这四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残灯末庙意思是快要熄灭的灯,将要结束的庙会,比喻事情已经衰落,接近完结。
一支粉色腊梅竞相开放,很应景。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梅花绽放时,春天已经为时不远了。
讲读:
这是书中出现的老物件,专门做了详细的介绍,让小读者有一个更加详细的认知。这些老物件已经成为时代的过往,就是做了父母的也不一定都见过这些东西,也许小读者会独具慧眼,夏欢上这些。
这都是亲切的回忆,虽然里面有些风俗物件已经不盛行了。
互动:
1、讲读结束了,他们是否还记得它们出现的时段呢?
2、是否对它们产生强烈的兴趣了?
【后环】
解析:
前后环衬的展示让小读者更加对初一的大拜年有了深刻的记忆了。
讲读:
前后环衬结合在一起就是书中的打折页,大年初一集体走出家门拜年的欢乐场景。这也是欢乐中国年的核心内容,祥和、喜庆、团圆。
互动:
1、你还记得这是什么场景吗?它出现在书中的哪个位置?
【封&底】
解析:
这个故事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一方面让他们知道我们怎么过来的,这是民俗史,一方面让他们珍视现在的节日,过节过得更有滋味、更有底蕴、更有情怀,而不是过节就是放个长假、出去旅个游或者在家大吃大喝几天。
虽然非北京长大,文中介绍的很多春节习俗也并非北京独有,我们的家乡也多少有相同的传统,阅读时那种亲切感扑面而来,给身在异地的我们带来一丝乡愁。祭灶、扫房子、剃头、办年货、买春联年画、买花炮、贴门神、穿新衣、初一拜年等在我的家乡至今还都保留。儿时的那些记忆还清晰浮现,离开家后曾经几次在春节回家体会到那份情怀,今天研读了绘本甚至产生想回家过大年的冲动。
春节是一种乡思,那是每个人对儿时过往的回忆和思念。春节是一种传承,是对中国传统的追根溯源。如果你是老北京,这本书带你重温那些美好的春节记忆;如果你是北漂一族,这本书可以带你科普北京春节文化;如果你身在异地,读一读这本书,让你找回回家的感觉。
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越来越清冷无味,但是看了这本绘本,你是否自己制造点年味,贴福字、贴春联呢?
五、作者信息
于大武,1948年生于北京,在鼓楼附近的胡同里长大,热爱美术,从小在故宫后面的少年宫学习画画,从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画册、童书等编辑工作,同期创作了许多连环画和儿童读物插画作品,并将这一爱好延续至今,擅长运用工笔画手法来描绘古典文学题材,表现中国传统绘画之美。1988年以《哪吒闹海》获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文化中心第六届野间国际绘本原画比赛大奖,并于1990年由日本讲谈社出版。儿童绘本作品有西游记三部曲、《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等。
六、拓展
1、绘本中的春节:
《汉字里的中国年》 3D立体书翻翻书
《我们的节日中国年》这是一本超级有趣立体绘本
《小年兽》熊亮
《灶王爷》熊亮
《十二生肖的故事》赖马
《团圆》余丽琼/文 朱成梁/画
《过年啦》(立体书)孙肇志/文 贠杨/画
《斗年兽》伊戈尔·欧尼可夫(俄)/绘画 刘嘉路/文
《打灯笼》王亚鸽/文 朱成梁/画
《回家》魏捷/文 徐灿/画
《美丽的新年》托马斯·汉德福思
2、拓展阅读-提问
2、1作者写这篇文章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2、2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2、3北京的春节是很吸引人,但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吗? 我们所了解到的这些春节风俗今天是否依然广泛存在?你觉得现在过年的氛围浓吗?说说你的感想。2、4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2、5抓住腊八、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和正月十九,这几个特殊的日子来写,就使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展现在读者眼前了。哪些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