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兵简政的意思(精兵简政典故)

时刻小站 178

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主席亲自撰写并且发表了一篇《为人民服务》。而今,这篇演讲稿已经纳入到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其中有这么一段内容: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为了抵制不胜其烦的原文抄袭现象,文史不假只得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鼎铭

李鼎铭(1881年9月——1947年12月),原名李丰功,陕西省米脂人。他是著名的开明绅士,曾为边区的教育事业和医疗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更因为精兵简政的议案而被人熟知,历任米脂县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等职。

1881年9月25日,也就是清光绪七年八月初六,李鼎铭出生于陕北的一户中农家庭。父亲名叫李鸿基,因为粗通文化和勤奋苦干而勉强持家,家中的日子虽不富裕但也能实现温饱。

李鼎铭从小就聪慧异常,成为了这个家庭未来的希望所在。十岁以后,他寄居在舅舅杜良奎家中就读,除了学习经史子集以应对科举考试以外,还积极去兼习医学。

1903年,李鼎铭在绥德参加清末的科举考试,因为成绩优异而被取为廪生。所谓廪生,全称叫作廪膳生员,清代由朝廷向成绩优秀的考生发放固定的廪膳和补助,类似于今天的政府奖学金。

不过,李鼎铭的廪生待遇并没有享受太久。到了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后下旨 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也就是说,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被废除了。

随着科举入仕的大门被关上,李鼎铭只得利用自己的所学开始在绥德中学堂任教。在此期间,他除了提倡放足、禁赌、剪发和西学等主张外,还接受了孙中山民族、民权和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

1911年10月10日,虽然孙中山和黄兴等革命党的主要领导人都不在国内,但蒋翊武和孙武还是直接发动了武昌起义。之后,全国各地都纷纷响应,辛亥革命的浪潮也由此蔓延开来。

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先天的不足,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和北洋系所窃取了。但是,这场民主革命的历史功绩依然不能被埋没,毕竟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极大地推进了国家的民主进程。

1913年,李鼎铭在米脂县创办了临水寺国民小学并且兼任校长,开始在乡村推动基层教育。几年后,他受榆林中学校长和教务主任杜斌丞之请,担任了该校的国文教员和数学教员。

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中国进入到了军阀混战时期。1918年,李鼎铭在失望之余离开学校返乡行医,面对家乡贫穷落后的局面,他一边免费行医,一边又创办了国民小学,在当地群众中很有威望。

经杜斌丞的大力推荐,李鼎铭在1923年担任了榆林道尹公署的民政科长。虽然只是芝麻绿豆官,但他还是非常认真负责,积极协助陕北官署同各地群众解决了积年累月的问题。

1926年,李鼎铭弃官回乡闭门进行中医研究。期间,他虽然生活非常拮据,但却多次拒绝为杨家沟大地主马醒民担任总管家的邀请,继续为周边的穷苦百姓进行免费义诊,逐渐成为了陕北一带的名医。

几年后,得益于好友的资助,李鼎铭在米脂县城东街开办了一间中药铺命名为常春医馆,从此开始坐堂行医。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起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悍然占据了中国东北地区。而蒋介石却继续推行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放任民族矛盾不管不顾,继续对红军进行围剿。

1934年10月,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中央红军没有取得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战略性转移。到了1935年10月19日,随着红军主力胜利抵达陕北吴起镇,红一方面军胜利结束长征。

红军抵达陕北后,蒋介石依然没有收手,继续下令由东北军入陕进行围剿。甚至于,他还在西安成立了西北剿总并自任总司令,任命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以全权负责陕、甘、宁、青四省的军事作战。

在此期间,由于我党积极宣传自己的抗日主张,加上他的学生郭洪涛、艾楚南和张汉武等人的争取,以及早年参加革命的二儿子李力果劝说,李鼎铭越来越认同共产党的各项主张。

为了逼迫张学良和杨虎城全力进行剿匪,蒋介石亲自赶赴西安督战,同时还做好了调离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打算。无奈之下,张、杨二将只好在12月12日凌晨发动了西安事变,一举扣押了蒋介石、陈诚、邵力子、蒋鼎文和卫立煌等人。

事变发生后,李鼎铭认为蒋介石沾满了共产党人的累累鲜血,必定是难逃一死。可是,毛主席却指派周恩来同志亲赴西安去斡旋此事,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创造了条件。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彻底改变了李鼎铭对于我党的认识。从此以后,他对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高下立判,余生再也没有动摇过。

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而李鼎铭也迅速加入到了救亡图存的大潮中,以实际行动支持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抗日斗争。

由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节节败退,广州、武汉等地也相继失陷,抗日战争进入到了相持阶段。此后,日方加大了诱降力度,希望能拉拢国民政府投降以便尽快从中国战场抽身。

对于日方的态度转变,蒋介石虽然没有像汪精卫那样不堪,可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在他的主导下,国民政府由之前的积极抗战转变为积极反共,直接导致了皖南事变的发生,直接导致了陕甘宁边区的抗日形势更加严峻。

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陕甘宁边区开始试行三三制原则,即:政府构成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一,中间派人士(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占三分之一。在此背景下,李鼎铭代表开明绅士被选为米脂县参议会议长,开始在政治上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1941年11月6日,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在延安大礼堂隆重开幕,毛主席也亲自出席。会上,他真诚鼓励和号召共产党人和党外人士开展民主合作,希望所有参会人员都能本着知无不言和言无不尽的精神提出宝贵意见。

就在这次会议上,李鼎铭根据陕甘宁边区老百姓负担过重的实际情况,积极联络姬伯雄等人共同提出了《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案》。这个提案,也就是我们日后所熟知的精兵简政方案。

由于提案太过大胆和直接,李鼎铭等人很快就遭到了一些参会者的批评,认为他们是在有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是,毛主席却看到了这个提案背后的重大意义,给予了相当大的肯定和支持:

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在毛主席的支持下,经过参会人员的充分讨论,最终通过了精兵简政的决议。紧接着,李鼎铭还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副主席,专门负责具体落实精兵简政的实施和完成情况。

实践证明,精兵简政的方案极大地顺应了抗战形势的需要。之后,这个政策不但在陕甘宁边区得以执行,还推广到了抗日敌后的各个根据地。

到了1942年9月,毛主席还专门为《解放日报》写了一篇题为一个极其重要政策的社论,进一步阐明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意义。

客观讲,正是这条精兵简政的策略,对共产党及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渡过抗战最困难时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由于工作原因搬到延安后,李鼎铭数次被毛主席接到杨家岭进行交谈。当得知他将自己的所有家资都捐献前线时,主席由衷地称赞:

你真是开明人士!

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和鼓励,李鼎铭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他积极前往各地进行考察和调研,根据陕北的地理地貌和风土人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移民开荒、坡地种植和精耕打粮等具体措施。

为了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续加大对于阎锡山的统战工作,我党在1942年7月热情接待了晋西北绅士参观团。期间,毛主席向他们讲解和分析了国内外形式,讲解了边区的三三制原则、减租减息和精兵简政等。

作为边区政府的副主席,李鼎铭在接见晋西北绅士参观团时这样表示:

共产党是进步的政党,余今年虽六十,但已决心和共产党患难与共,休戚相关。

由于长期在一线作战,更由于长征期间的艰苦条件,毛主席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每逢天阴雨雪天时关节就疼得无法动弹。虽然长期服用西药在治疗,但效果却并不明显。

当李鼎铭得知毛主席的病情时,主动前往杨家岭进行诊断并表示四副中药就能康复。对此,很多人都表示了怀疑,一些军医甚至明确反对服用中药,只有主席本人相信中医,坚持把四副中药吃完后果然痊愈了。

之后,毛主席不仅更加相信中医,而且更加相信李鼎铭,还把他推荐给周恩来、朱德、林伯渠和王稼祥等人诊病治疗。期间,越来越多的领导同志更加了解了李鼎铭,为今后的坦诚相处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些领导同志的现身说法和积极推动下,延安掀起了尊重中医和学习中医之风,边区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中医研究会、中西医协会和中医保健药社等机构。此举,无疑顺应了我党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有力粉碎了对边区的药品管控和封锁。

1944年初,延安出现了严重的传染病,疫情传播的速度很快,尤其以妇女和儿童居多。主要症状为胸闷眩晕、四肢无力、盗出冷汗、口吐黄水和心率微弱等,由于医疗条件落后,被感染者几天内就会过世,令当地群众都变得人心惶恐。

陕甘宁边区政府迅速召开疫情防控会,作为政府副主席和中医协会负责人,李鼎铭自然是义不容辞。他不仅出面稳定人心,而且还积极试制中药制剂,提出了中西医团结合作,共同对付疾病疫情的方针,成功解除了这次危机。

到了1944年5月,英国《泰晤士报》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的记者福尔曼跟随中外记者团进入陕甘宁边区。在采访期间,他不仅亲身拜访了各地的群众和基层组织,而且还冒险东渡黄河进入晋绥抗日根据地采访,近距离见证了八路军的积极抗战。

返回重庆后,福尔曼将自己五个多月的所见、所闻、所感整理撰写成了《北行漫记》,真实呈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社会变革,被誉为打破装甲一般封锁的作品。其中,记载了以开明绅士身份加入边区政府并且担任副主席的李鼎铭的一段谈话:

我这个副主席是真正有职有权的,国内外个别分子说边区政权是共产党在坚持包办,我想是很可笑的。如果要找把持包办,只能到国内外独裁主义那里去找,我们这个地方却是建立了一个大家有职、有权、有责的民主联合政府。

大生产运动

到了抗战后期,为了限制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蒋介石加大了对于陕甘宁边区和各个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和物资封锁。为了打破这种封锁,毛主席提倡所有军民都进行大生产运动,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鼓励党政机关、作战部队和青年学生等都主动参加生产运动,涌现出了像359旅这样的典型事迹。

看到边区各界如此众志成城,李鼎铭又一次叹服了,他不无感慨地表示:

几千年来,国家养的兵都是吃老百姓和穿老百姓,惟独我们八路军除了打仗以外还进行生产,需要自给自足,还帮助百姓春耕夏耘秋收。这是天下少有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举国都热切希望结束战争,蒋介石却企图继续维持自己的独裁统治。面对中国的两个命运两种前途,李鼎铭旗帜鲜明地支持中国共产党,支持创建联合政府,坚决反对发动内战。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在完成战争的准备工作后,悍然撕毁了墨迹未干的双十协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相继又在晋南、鲁西、苏皖边、热河、冀东和辽南等地展开了大规模进攻,内战的全面进攻阶段开始了。

经过八个月的奋战,党领导解放区军民成功歼灭来犯之敌70多万人,一举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之后,蒋介石不得不收缩兵力,开始针对延安和山东这两处解放区发起了重点进攻。

毛主席主动撤离延安

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数十万大军由胡宗南统辖,开始大举进犯陕甘宁边区。面对敌我力量的巨大悬殊,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李鼎铭也追随边区政府一同转战陕北各地。

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农民和地主一致抗日,为了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推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剥削制度,我党推行了没收地主土地和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李鼎铭和林伯渠

在土改过程中,由于受到左倾思潮的影响,李鼎铭遭到了不公正对待,甚至跌入了人生的低谷。不过,他并没有埋怨,也没有消沉,而是坚定认为这不是党的问题,而只是党内个别人的问题。

1947年12月11日,就在土改运动热火朝天进行之时,积劳成疾的李鼎铭却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临时驻地绥德县义合镇突发脑溢血过世了,享年66岁。

在李鼎铭去世后,仍有一些左的思潮和别有用心之人继续污蔑他,甚至反对召开追悼会。对此,毛主席却旗帜鲜明地表态:

我们共产党是天底下最讲信誉的人,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李鼎铭先生为人民所做的贡献。

李鼎铭追悼会

在追悼会的当天,边区政府的干部和群众一千多人纷纷出席,毛主席也亲自题写了挽词:

李鼎铭先生与其他和李先生一样的开明绅士,在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斗争的困难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时期,在美帝国主义者援助蒋介石匪帮举行反革命内战时期,抱着正义感,毅然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人民民主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一切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蒋介石独裁,赞助人民革命战争,同情消灭封建制度,实现土地改革的真正爱国的民主的开明绅士,无论过去与现在,都是中国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一分子。

对于李鼎铭先生的逝世,表示我们的哀悼之意!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李鼎铭先生。到了1958年,周恩来同志批示在陕西省米脂县城东20公里的桃镇村为他修建陵园,成为了陕西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史不假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