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了纪念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向英雄志愿军致敬,将1956年的《上甘岭》进行了4K修复,红色经典将焕发新生、重返银幕。
作为观众,还是难免有疑惑,为什么这部经典影片没有翻拍?
与其揣测不能翻拍这部影片,是因为和现在的世界局势不相宜,不如说是因为真实的上甘岭战役过于惨烈,即使是现在的拍摄画面更清晰,特效更逼真,也无法重现那份历史的真实感和厚重感。
哪怕是这部经典老片,也被评论"未能表现战斗中的百分之一。"
那么这部经典的老片究竟如何呢?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抗美援朝影片,具有纪实和教育意义,该片充分利用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力求做到真实反映历史。
首先,拍摄时间接近战争结束,取景地真实地保留有历史的厚重感。
该影片拍摄于朝鲜战争结束三年后,背景是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其战斗激烈程度实属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
我军坚持坑道斗争24天,一举歼灭了敌人,改变了整个朝鲜战争的形势,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毛主席了解到上甘岭战役后,指示有关方面要将战役拍成电影,当时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组亲自来到朝鲜取景,由于拍摄时间比较接近历史事件,摄制组及演员在朝鲜上甘岭进行了实地探访。
整个上甘岭阵地仅仅3.7平方公里,是一片狭长地带,而当时美军司令范弗里特,相信火力制胜论,他以极大弹药消耗量在美军内部创下纪录,被称为"范弗里特弹药量"。
据统计,美军一天内向我军阵地倾泻炮弹30万枚,另外还出动飞机250架次,投下500多枚航空炸弹,估算下来,密集时候炮弹能达到每秒6发,形容炮火如雨点般一点儿都不夸张,战争之后整个山头足足削低了2米。
在影片中,政委有这样一句台词,"必须把一万枚炮弹送到前线去,这可好,和敌人比赛起钢铁来了。"
而在敌人发动第一次进攻时,我军炮兵炮打了一半就停了,战士们疑问为啥不打炮?影片没有正面的对答,但很明显就是炮弹供应不上,双方火力强度可见一斑。
影片取景地是一处地形和上甘岭相似的地方,那里也残存着战争的痕迹,地面上都是焦土,甚至也能看见土粒里面夹杂着弹片。
其次,影片创作根据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的故事,力求对战斗情景进行还原,体现战斗的残酷性。
比如电影中志愿军的造型设计,军帽没有帽徽,胸前标有中国志愿军,因为名义上是志愿军,不是正规军。
志愿军都没有打绑腿,这和我们的印象不同,因为行军部队一般都要打绑腿,既可以保护双腿,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又利落整齐,便于行动。
可是在上甘岭战场上,美军大量使用燃烧弹,如果中弹扑不灭只能脱衣服,打绑腿反而不方便。
比如坑道作战,环境艰苦而且物资紧缺,当时美军和志愿军围绕着坑道口展开攻防战,敌人用各种办法破坏坑道口,放毒气、争夺水源、掐断物资运输路线等。
影片中表现了志愿军不惜一切代价运送物资水源的情景,其中有一句台词是"多送萝卜",这是因为敌军会集中火力阻挠物资运送,当时的物资运输人员牺牲巨大,第一次和炊事员一起负责八连物资运送的有5个人,最后只有炊事员平安到达,其他四个战士都牺牲了。
常常在途中水箱就被打穿了,等到了坑道,水已经漏干了,而送萝卜会避免损失。
最后,在人物刻画上,富于个性特征的动作和语言,既反映了战士们的英雄气概,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十分真实、成功的荧幕形象。
比如政委给八连布置任务的时候,把战役的重要性和严重性讲完了,没有以一副上级的口吻,要求必须完成任务,不负党和人民的希望之类,而是说"你仔细估量一下这个形势",在生死战场上,他们不能仅仅是上下级,更是同志和兄弟。
而八连连长虽然知道任务的重要性,也明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难免要发一点牢骚,"交给八连的任务就没有不艰巨的。"
战役打响第一个24小时之后,战士们接到命令要继续坚守坑道,于是有战士发牢骚,"坑道里要什么没什么怎么守?这次要像白毛女一样躲起来了?"
朴实的语言,既表达了战斗环境的残酷,也展现了真实的人物心理活动。
正如一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回忆,当时很多战士对入朝参战是不理解的。因为新中国成立了,大家盼望着回家过平安的新生活,没想到又要去援助朝鲜战争。
但是进入朝鲜,遇见的第一个城镇叫球场,已经被炸成了一片废墟,惨不忍睹的场面震撼战士的心灵,如果不把侵略者赶走,我们的祖国还是会变成这个样子,人物思想的转变总是有一个过程。
不过,电影毕竟是艺术创作,和纪录片是有差别的,所以这部影片中的一些片段也受到质疑。
比如坑道中抓松鼠的一场戏,在真实的坑道保卫战中,战士们是没有心情捉松鼠的,战场上炮火连天,可能根本也看不到这个小生命。
但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这个片段对调节整场戏的情绪和节奏,表现张忠发等志愿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起了积极的渲染作用。
再比如表现坑道里缺水断粮的场面,远没有实际上残酷,真正的战斗中,战士们有时要互相喝尿解渴。
试想这样的戏剧情景,肯定是具有震撼性的,可是演员怎样表现呢?这事儿细品一下,很难实现。
回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戏份也不应该搬上荧幕。正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描述的,"中国人走向民族复兴,是从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开始的,敢于和世界上最强的国家较量,还能战而胜之,对于新中国和近代中国人来讲,都是极为了不起的事情,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
新中国刚刚成立,我们的同胞经历了血泪拼搏,满怀希望和信心要迎来新的生活,却看到自己的战士在他国的战场上喝尿,不外乎是沉重的信念打击。
归根到底,即便这部影片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依然是值得我们不断回顾的经典之作,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即便是翻拍也难以替代。(撰文:人间九月牛)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