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一个新闻火了。
孩子半夜生病,爸爸急得鞋和裤子都没穿,抱着孩子跑到医院。
虽然形象有些不雅。
但其中透出来的焦急和担心,大家都能感受到。
鱼叔看完这个新闻,除了对父亲表达敬意之外。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声声感慨:
养孩子,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吃穿用度,教育医疗……
每一个环节,父母都要费心费力。
要是孩子听话还好,万一遇到难管的,可真是能把人逼疯。
刚好,最近鱼叔发现了一部新开播的英剧。
关于养孩子的苦,在这里面都说尽了——
《养育者》
Breeders
这部剧虽然冷门,但口碑却不低。
第一季8.5,第二季涨到8.7。
烂番茄上的新鲜度也高达83%。
男主是大家的熟脸,马丁·弗里曼。
《神探夏洛克》里的华生本生,《霍比特人》里的比尔博本博。
在这部剧里,他既没有在伦敦市内抓捕罪犯,也没有在中土世界冒险。
而是成了一个中年奶爸保罗,每天都要面对鸡飞狗跳的生活。
两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7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有多顽皮?
保罗正在工作,楼上就如同来了个正在营业的夜店。
尖叫声,音乐声,加上来回蹦跳的声音。
噪音直冲脑门,是个人都崩溃无比。
保罗原本想着要好好跟孩子们说,不要发脾气。
但前脚刚做完心理建设,后脚开门的瞬间还是全面崩溃。
把正在作天作地的两个孩子一顿臭骂。
骂完了,看着抹眼泪的孩子又开始默默自责。
觉得对孩子太凶了,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家长。
同样崩溃的还有家里的妈妈,艾莉。
艾莉工作能力出色,是公司里的顶梁柱,许多项目都是奔着她来签约。
但一回到家,她就从得心应手的职场女性,变成了焦头烂额的家庭妇女。
在生下女儿之后,由于难以忍受孩子没日没夜的哭,休息不好加压力巨大。
艾莉患上了产后抑郁症,整个人形同枯槁。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长大点了,孩子又变身拆家恶魔。
出去上班的功夫,家里就被翻了个底朝天。
乱七八糟的杂物铺满地板,差点连门都打不开了。
这些,都还只是育儿过程中的小事。
遇到抉择道路的难题,才真的让人头疼。
比如,给孩子选学校。
孩子们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保罗和艾莉却在为孩子择校上产生了分歧。
保罗刚刚在工作上被资历比自己短,但学历比自己高的同事夺走升职机会。
所以一心想让孩子进入重视学科教育,师资雄厚的学校。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艾莉觉得,孩子才上小学,过于刻板的教育会抹杀他的创造力。
应该选择有戏剧,有演出,有很多音乐和文学活动的学校。
意见不合,两人在家里吵得不可开交。
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原来英国父母也像中国一样,在快乐教育与鸡娃教育之中摇摆不定。
除了教育,还有孩子的健康问题。
先不说能成什么才,平平安安是最低要求了吧?
可偏偏孩子顽皮也就罢了,还不怎么机灵。
生活中的种种意外,就没断过。
下楼梯跑得太快,跌了一跤,并扭伤脚。
做游戏的时候用力过猛,从秋千上摔下来。
打闹的时候不小心,又拉伤了胳膊。
不管白天黑夜,只要发生点啥情况,保罗和艾莉就抱着孩子往医院跑。
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个光腿抱孩子看病的爸爸一样。
在那条热搜之下,许多网友都在评论区里写下了自己的回忆。
要么是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带去看病,要么是为人父母带着孩子去看病。
但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每回带孩子看急诊,都是一次火急火燎的战斗。
给孩子看病的故事,估计每个家长都能写一本书。
至于保罗和艾莉,比一般的家长还惨。
内忧还没解决呢,又迎来了外患。
他家的意外事故出得太频繁,惹起了当地医生的怀疑。
转头就联系了儿童福利部门,去他家上门查访——
看看保罗和艾莉是不是有虐待倾向,并评测一下孩子的成长安全指数。
这下可好,吓得两人赶紧临阵磨枪。
又是加装儿童防护栏,又是买来一大堆食物,还把喝完的酒瓶送到邻居那里。
生怕福利机构的人看到酒瓶,认定两人是有酗酒问题的坏父母。
故事到了第二季。
两个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
年龄虽然大了,但烦恼并没有消失。
保罗工作的时候,楼上又一次传来吵闹的噪音。
只不过这次噪音的内容从孩子之间的打闹,变成了看视频。
旧的烦恼不去,新的烦恼又来。
十几岁的男孩,放学后开始不再按时回家,而是跟朋友们在公园里闲逛。
回家后也不跟父母交流,每天都戴着耳机听歌。
保罗和艾莉又操起了心:
孩子不回家,在外面会不会学坏?
去公园闲逛的时候,有没有喝酒,打架?
万一遇到图谋不轨的人带他嗑药怎么办?
抽烟了吗?喝酒了吗?嗑药了吗?
只可惜,父母的牵肠挂肚并没有传达到孩子心里。
明明说好了让哥哥放学的时候接上妹妹一起回家。
但他转头就不知道自己浪哪儿去了,把妹妹一人丢在了学校。
害得保罗和艾莉急得满头大汗,到处找。
回到家才发现,女儿已经自己从学校回来了,还笑话两人小题大做。
保罗和艾莉又担心又生气,等儿子回到家后对他大发雷霆。
可儿子只是面无表情地听完,然后回了一句:
「完事了吗?」
代入感很强,已经开始感到愤怒了。
当然,保罗和艾莉这悲催的父母生涯,也有很多温暖的时刻。
不知不觉间,孩子已经能阅读有难度的文章。
明明自己都没教过,也不知道孩子从哪里学来的。
这种成长中的惊喜,比什么都能慰藉父母的内心。
还有一次,孩子得知妈妈要出差,恋恋不舍地说着:
「那我就碰不到你,闻不到你了。」
前一秒还在拆家的熊孩子,这一刻变成了乖萌的小天使。
艾莉抱着两个小天使,同样感到了满满的幸福。
这些温暖就如同深夜里的烛光,虽然不强烈,但总能照亮一片黑暗。
这就是本剧最大的特色:
它没有塑造两个全能、完美的父母形象。
而是展现了褪去光环之后,真实的家庭日常。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
父母不是超人,没办法做到对孩子的一切都有求必应。
也同样没有办法保证教育的过程中不出任何差错。
他们可能是急脾气,说起问题时总是忍不住大吼一声。
也可能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时间跟孩子谈心。
孩子同样,也肯定不会各个都是天才,都善解人意。
他们会任性,会懒惰,会顽劣。
可能会资质平平,一个问题反复教很多遍还学不会。
也可能性格怯懦,总是不敢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
保罗在跟孩子发完脾气之后,对艾莉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可以为他们而死,但有时候又气得想弄死他们。」
不要急着掏出道德高帽,批评这句话政治不正确。
因为说出这句话的,不只是一个「父亲」。
更多是一个「凡人」。
我们说起「父母」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将其属性扩大,完全覆盖了其它。
什么为母则刚也好,父爱如山也好。
其实都是过于强调了作为父母的角色,忽略了作为「人」的基本诉求。
人会爱,会关心,会保护。
但也会愤怒,会疲惫,会无奈。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同样如此。
片面强调父母角色的后果,是催生了很多畸形的理念。
比如,什么「父母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父母为孩子牺牲是天经地义」等说辞。
直接抹杀了父母追求自我价值的权利。
这种观念不光是对父母不公平,还同样会反噬在孩子身上。
那些「放弃自我式」的教育,本质上来说不过是父母的自我感动。
其结果,通常是一场两败俱伤。
同样,用「听父母的话」「父母都是为了你好」这种道德绑架,也不可取。
只会逼得孩子无法呼吸,也无法让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
当然,更不可取的是,高压式管教。
父母对孩子为所欲为,拳脚相加。
养育孩子从来都不只是其乐融融,阖家欢乐。
更多的时候,是没完没了的矛盾和争吵。
它绝对不会完美,也从来不会冒着粉红泡泡。
但它也能带来无数的美好时光,温暖回忆。
带来割舍不掉的情感联结。
而这一切的得来,都是因为平凡而普通的父母,一次又一次咽下自己的苦衷和牢骚。
说服自己,继续为面前的熊孩子,忍耐和牺牲。
都是因为浑身小毛病的父母,一遍又一遍压下自己的烦躁和恼火。
逼迫自己,停止对面前的小可爱,训斥和怒吼。
这一切的得来,都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字:
爱。
记得那位光腿光脚抱女儿看急诊的父亲,后来回应媒体称:
「我觉得我只是做到了一个父亲应该做到的事。」
「没有感觉特别伟大。」
的确,我们不可神化父母。
但同样,我们也不可低估父母。
为了孩子,他们甘愿不顾丑相,不顾他人眼光。
为了孩子,他们愿意放下面子,放下自我享乐。
正是因为他们有作为人的不足。
才更突显出他们作为父母的不易。
能够理解到这一点,还能鼓起勇气,担起养育儿女责任的。
这样的父母,才最真实,最值得我们致以敬意。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