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从北来(诗歌里的历史:曹魏风云)

时刻小站 150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hù)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建安十二年,曹植随父北征柳城(今辽宁朝阳)击乌桓,在征战途中写下了这首名篇!

军情警急,边关告急,白马少年奔赴边疆杀敌报国。武艺高强的少年人英勇赴敌,视死如归,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诗中昂扬着少年意气,彼时年仅十六岁的曹植意气风发。他将自己比作诗中的少年英雄,留下了千古名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

才高八斗曹子建

曹植是曹操第三子,魏武帝曹丕的同母弟。

他非常的有才,甚至让曹操几次想行废立之事。

虽然曹植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活生生错失了好几次机遇。却还是他与哥哥曹丕隔阂甚深,以至于曹丕上位后,曹植被几次徙封,终身不得施展抱负。

建安文学代表三曹。

东晋谢灵运这样评价曹植,他说:天下才有一石(dàn,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这就是才高八斗的出处了。

何等的狂生!恣意中又流露出是真名士自风流。

七步成诗曹子建

曹植既有才名,但他自己亲自出版和后来侄子魏明帝为他搜集整理的文集里都没找到《七步诗》。

而该诗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刘宋的刘义庆召集门客编写的一本文人轶事录,就是一本小说集。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

划重点,请注意东阿王三字,曹植直到229年,也就是魏明帝继位后的太和三年才被改封去山东东阿。

难道曹丕已经预言了自己死后好几年的事情?这明显是后人写书时才有的梗。同系预言家还有《康熙王朝》的孝庄。

还要说的是,《世说新语》类似于刊登在《故事会》上的故事,真是文人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想一想,就觉得好大一口黑锅背在了曹丕身上。

所以,七步成诗系为杜撰。

建安雄才

《洛神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电视剧里经常会在男女主角会面的历史性关头,让主角喃喃自语,以烘托气氛,也显示文化水平。非常有仪式感了。

洛神是先秦神话中掌管洛水的水神。

曹植在黄初三年由鄄城侯改封鄄城王,有感而发,写就《洛神赋》。

因为鄄音同甄宓(mi),所以有人就牵强附会,恶意揣测曹丕横刀夺爱,以致曹植恋恋不忘,兄弟反目,纯属瞎扯淡。顺便一说,这个瞎编故事的人还是刘义庆。

当时,曹植已经31岁,大龄青年,早已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他的处境也不可能肆意妄为。

曹丕称帝后,曹植处处受到压制,被大BOSS打压,老爹当年派发的万户封邑被削减成了区区二千五百户;知交好友被曹丕砍得七零八落;又郁郁不得志,一腔报国之情无处抒发。

孔子曾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屈原在《离骚》里把君王比作香草美人,而自己就是百般追求却被碾碎成泥的哀怨弃妇。

这些都被曹植化进了诗歌里:对理想抱负的渴望,几次陈恳上表却求而不得,人到中年万事休……洛神越美好,越反衬出他追求理想时的破灭绝望。

三国时期百年战乱,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曹魏一统后,并未带来长久的和平。

文人雅士的敏感,让他们察觉到了虚浮假象下暗藏的阴谋。其后晋取代魏国,短暂的和平后又是好几百年的战乱。

士人们不知何去何从的癫狂,成就了魏晋风流,却也为乱世浮生众相增添一抹忧郁。

只能叹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