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光行书讲座(张旭光讲行书学习的通用法则)

时刻小站 130

张旭光是书法国展评委、中书协草书委员会副主任、当代书法大师级人物,尤其是在行书、草书方面造诣极深。他曾主讲行书教学,并编著《行书八讲》一书。教学当中,他提出了行书学习之路这一体系,给学习行书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成熟、可行的实操方案。近日,张旭光在接受网络访谈时,又重申了这一提法。

张旭光老师说,学习行书其实是有一条路的,而且这条路在我这里路线设计得很清晰明了,普通书法爱好者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即可,不用自己在瞎摸乱撞。

纯粹行书其实也少,一般都是行书草书结合,多半是行草书。我们开始学行书,像《圣教序》几乎全部是行书,里面有少数是行楷,也有少数是草书,但基本上都是行书。

写好任何一个书体,其实任何书体都能起作用。我们的路线就是先从《圣教序》入手,把行书这口井打得很深,基础很牢。第二步就去学王羲之的手札。王羲之的手札有墨迹手札也有刻本手札,先从墨迹本入手,唐人摹得有那么十几件。手札里就有行书也有草书,也有行楷,很有节奏。这样就把王羲之萧散的风格抓住了。

《圣教序》当中,王羲之书法的风流、萧散表现得比较含蓄,在手札当中就表现得很突出。从《圣教序》入手进入到手札,把书写节奏能力掌握。第三步再进入王羲之的草书,比如说《十七帖》等等。王羲之这个阶段的草书都叫小草,注重写得规范,写得美观。这样就建立了一个自己的书法字库。同样一个字,既能写行书,又能写草书,随时可以调用。

在创作当中,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我想多用点行书就多用行书,想多夹杂一些草书就多加点草书。另外,王羲之的手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格式,我们可以参照它进行创作布局,然后就可以开始创作了。

草书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到王献之、孙过庭的书法,他们的风格属于相同一路的,孙过庭的《书谱》就有4000多字,这样就更加丰富了自己的草书资源库。

孙过庭的草书几乎就是《十七帖》的翻版,把他的草书融入到王羲之的行书当中,几乎不用做很多的调节工作就能相互兼容,如果再扩展,可以进一步吸收颜真卿、米芾、苏轼等人的行书。

所以,这样一条设计好的路线,其实是一个很高的平台。初学者走这样一条路径,就会有一个很高的起点。就是一个成熟的行草书学习的体系。

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