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陈琳(陈琳帮袁绍痛骂曹操)

时刻小站 118

陈琳骂曹,曹操不杀他,反而重用他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先说说陈琳骂曹是怎么一回事。

(陈琳)

陈琳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原先他是大将军何进的主簿(相当于文字秘书),那时候,何进为了对付朝廷宦官,准备把地方豪强引进朝廷来帮忙。当时陈琳坚决反对,认为这是除掉一群狼,来了一群虎。但是何进不听他的话,终于酿成灾祸,造成了董卓专权。

何进被杀,陈琳逃到袁绍那里。

后来袁绍和曹操越做越大,成为北方两大诸侯,势若水火,终于爆发了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写了一篇战斗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

官渡之战后,袁绍大败,陈琳无处可逃,被曹操活捉。曹操大骂陈琳道,你写檄文,骂我也就罢了,为何要骂我的祖父和父亲?陈琳说,我是没有办法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操饶了陈琳,还封他为司空军师祭酒(军师祭酒这个官职,是由曹操最早设立的,曾经是由曹操最信任的谋士郭嘉担任)。后来,又提拔他为丞相门下督。

我们看陈琳写的这篇《为袁绍檄豫州文》,可以说,陈琳骂得那叫一个痛快,把曹操从头到脚骂了个遍,把曹操做过的所有事情损了个遍。但是,曹操为什么没有报复杀陈琳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袁绍)

第一,陈琳的这篇文章缓解了曹操的偏头痛,曹操觉得陈琳的文章有治病奇效。

这理由让人啼笑皆非吧?还真不是胡说,史料记载,当时曹操正苦于偏头痛,侍卫们把陈琳的檄文拿来给他看,曹操惊出一身冷汗,然后偏头痛竟然就好了。

当然了,这里说的意思,并不是说陈琳的文章真能治病,而是说他的文章写得痛快淋漓,曹操非常欣赏。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一个文学发烧友,也是一代文学大家。他对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人,是非常欣赏的。他欣赏陈琳的文章,就算陈琳在文章中骂他,他也不以为意。

第二,陈琳骂的话句句属实,曹操无可辩驳。

官渡大战之后,曹操抓到陈琳,他指责陈琳的是这句话: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 曹操只说了陈琳不该骂他的父亲、祖父,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陈琳指责他的那些话都是对的,都是他干过的事情。只不过陈琳在用语上过于夸张,道德评判的色彩过于浓厚。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檄文的格式,陈琳的这种用语,没有什么不对。

(曹操)

​第三,曹操唯才是举,而陈琳确实是一个人才,曹操舍不得杀。

曹操最喜欢的就是人才,唯才是举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区别于之前的察举制。察举制主要是从道德层面来评判人才,而唯才是举根本不去考虑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只要在行军打仗及治理国家上有用,就可以用。陈琳正是这样一个人才,他最大的才能就是檄文写得好,曹操正需要这样一个写檄文的人。后来曹操出兵打仗的时候,每次要写檄文,都是让陈琳来写的。

第四,陈琳归附曹操以后,真心实意跟随曹操,不反对他。

魏晋文人是很有傲气和傲骨的,他们很少向权贵低头。祢衡反对曹操,那样骂曹操,绝不向曹操低头,曹操都没有杀他。最后曹操忍不住了,放他出去让黄祖杀他,曹操都不杀。曹操杀了孔融,那也是孔融不断反对曹操。不过曹操就算杀孔融,曹操找的借口也不是孔融骂他,而是曹操认为孔融侮辱礼教(孔融说,父母对儿女无恩,不过是一个容器而已)。陈琳既然归附曹操,后来又没有反对过曹操,曹操没有理由杀他。

第五,曹操不杀陈琳,可以争取到更多的人才。

曹操放了陈琳,还给他官做,大家会觉得曹操是一个宽厚大度的人,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人,所以天下的人才都会对曹操趋之若笃。可以说,陈琳事件,给曹操做了一个活广告。而曹操的人才也是三国诸侯中最多的,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参考资料:《三国志》)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