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又生。经历了去年存款利率的普降,银行对存款资金的渴求看似削减,但对大额资金的精准需求依然难消,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贴息存款重出江湖,有不少黄牛打着银行时点冲量、日均冲量、贴息力度大等口号招揽生意,其中以三方掮客居多,但也不乏一些金融行业从业者……
黄牛揽客贴息存款难禁
100万元起存贴息存款全国均可做……如今,银行存款时点冲量、日均冲量已成为更加日常的行为。3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有不少黄牛游走在社交媒体发布贴息存款口子揽财拉客,获取利差。
收益翻倍、安全可靠,资金就存在银行Ⅱ类户中。一位资金掮客在社交媒体发布了揽客信息,他介绍称,贴息存款的收益来源为购买的银行存款利息+私下贴息,例如,存入100万元存款,除了银行本身利率之外,存入后我们会向您额外加息3.65%。
我这里属于行业上游渠道,资金方想找到更短的渠道几乎不可能。资金掮客赵磊(化名)给出的口径也基本一致,在合作之前他通常会向客户表明自己的优势,例如,贴息价格比其他渠道高、能带客户挣更多的钱等。
我的佣金结算规则是新客户出金结算,老客户入金结算。赵磊称,现在做贴息存款不需要跑指定网点,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家银行手机App给自己名下开一个Ⅱ类户,填上我给的推荐码,然后存钱,除了银行给的固定利息收益,再拿我给的返利,我开出的返利大概可以达到3.7%左右,也就是说100万元存一天储户就可以拿到3.7万元的返利。
除了一些专职揽财的资金掮客之外,还有一些金融行业人员也加入其中。叶莉(化名)是一位信托公司销售人员,近两年信托行业违约频发,投资者购买产品的态度也越来越谨慎,为了增加一些额外收入,她也加入了帮助银行推荐贴息存款的行列。银行需要存款,只存1天,存100万元除了银行利息我再额外给您补贴600元,需要考虑一下吗?这是叶莉发送推荐短信的模板。
还有一些疑似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晒出200万元起存、大额存款利率高达4.25%的字样,并附上工作照吸引储户前来办理贴息存款。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此类贴息存款行为屡禁不止,一方面是抓住了银行客户期望多获取存款利息的迫切心理,另一方面则是银行员工出于存贷业务等压力,企图使用一些地下手段来完成业绩,通过中介、黄牛等中间渠道能够一定程度上隐蔽操作,从而也使他们抱有不被发现的侥幸心理。
非阳光贴息存款风险难测
贴息存款一直都是行业不能说的秘密,但散落在社交媒体的传单、广告、海报等各类渠道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据了解,市面上存在的贴息方式主要有阳光贴息以及非阳光贴息两种,通俗来讲,阳光贴息就是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业绩指标,自己私下或通过资金掮客向储户支付利息购买的存款产品。这类产品购买方式与一般存款产品购买方式比较相似,储户需要先在银行任意柜台开通账户然后进行存款,但必须要存够规定期限,在此期间不能提前支取、不能转让,这类存款产品一般有灵活期限和定期存款两种,定期存款的存入年限通常在1-3年左右,贴息的利率通常在2.5%-3.7%之间。
还有一类为非阳光贴息,这类贴息往往需要储户存入较大的资金,由不满足银行授信条件的用款企业作为贴息方购买的存款产品。融资顾问霖霖(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了她提供的非阳光贴息存款业务流程,贴息的目的是帮助企业迅速融到资金,存款额度1000万元人民币起步,上不封顶。首先在指定的银行柜台办理存款,承诺不开通网银、不查询、不质押、不提前支取;然后向您打入全部贴息款,机票费由企业方垫付。霖霖说道。此类存款以定期存款居多,通常起存年限在三年左右。
在不少储户看来,贴息存款是银行合规的存款业务、办理流程也均在银行进行,只要跑跑腿、动动手指头就能拿到翻倍的利息,何乐而不为?但在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悦看来,在贴息揽储的产业链中,银行获得了存款,完成了业绩;资金掮客赚取了中介费;投资者得到了贴息,看起来皆大欢喜。但对于储户来说,贴息存款可能意味着不仅拿不到利息,甚至本金也会血本无归。
王德悦提醒称,这类高息存款往往暗藏陷阱,很多情况下都牵扯着银行内鬼与资金掮客勾结实施诈骗、职务侵占、伪造金融票证罪等犯罪行为。尤其是非阳光贴息,资金往往根本没有存入银行或被擅自转走,尽管银行应该对内部员工参与的不合规存款业务负有监督责任,但此类存款一旦消失,储户往往很难向银行追责。
事实上,近年来发生的存款消失案也多与贴息有关。有一些储户通过资金掮客提供的贴息方式购入了存款产品,本以为资金进入了银行系统,但殊不知,自己的辛苦钱被企业或银行员工挪用,最终落得个血本无归的地步。
变相推升银行负债端成本
无论是阳光贴息还是非阳光贴息,都被监管部门明令禁止。央行于2018年6月8日发布的《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规定,银行不得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此前在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中,高额贴息存款也曾被定义为危及资金安全行为的常见形式。
对银行业来说,贴息存款容易导致负债成本抬升,不利于银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干扰了存款市场正常竞争秩序,但由于此类业务隐秘性极强,在严打方面也存在难点。
正如王德悦所言,为逃避监管打击,此类业务开展时手段日趋隐蔽,监管方面取证难,如由资金方与中介之间签订协议,银行自身不给付高息。加之监管方面查处存在难点,不足以形成威慑力,致使贴息存款屡禁不止。
贴息行为变相推升了银行负债端成本,传导至贷款端也会推升企业融资成本,同时还存在信用风险。苏筱芮直言,例如非阳光贴息中的企业资质和经营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对应的银行客户,是银行内控存在疏漏和管理不力的具体表现,需要在机构内部强化员工教育及合规底线。从监管层面来说,打击此类问题的难点主要是此类行为非常隐蔽,尤其是阳光贴息如果直接由银行人员与客户直接进行贴息操作,确实很难发现,建议应从企业侧以及中介侧切入,沿着线索顺藤摸瓜,对于违规严重的银行机构及对应人员采取严厉处罚措施。
一位银行业人士建议,下一步应强化监管,提升违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完善内部治理,建立健全合理考评机制,加强业务员培训;缓解部分银行吸储压力还是要提升银行服务质量,增强客户黏性。
北京商报金融调查小组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