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计 走为上计
题解
走为上,指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战机,以退为进。这在谋略中也应是上策。这句话,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原文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注释
全师:师,指军队。全,保全。保存军事力量。避敌:避开敌人。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易·师·象》说: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左次,是指军队向后撤退。古时兵家尚右,右为前,指前进;左为后,指退却。全句为:部队后撤,以退为进,不失为常道。
译文
为了保全部队的实力,实行撤退也没有什么罪责,(因为)它并没有违背(用兵的)常道。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一夕拔营去,留旗于营,预缚生羊悬之,置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倒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相持数日,始觉之,则已远矣。可谓善走者也。
注释
必降、必和、必走:指在敌人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方只有投降、讲和、撤退三种选择。毕再遇:见第三十五计注。倒悬:倒转身体,悬空挂着。
译文
敌人占绝对优势,我方无法战胜时,就只有投降、讲和和退却三条路可走。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是一半失败;只有撤退不是失败。没有失败,就有转为胜利的契机。比如宋代名将毕再遇与金兵打仗,一天夜里撤退走了,却留下旗帜在营房前,预先把羊倒吊着,又把羊的前腿安置在鼓前面,羊被倒挂着,十分难受,就用腿不停地乱踢,鼓也就冬冬作响。金人开始未发觉,相持了几天,才发觉有诈。这时,宋军已经走远了。这可以说是善于撤退的战例。
传世典故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楚国还胁迫陈、蔡、郑、许四个小国出兵,配合楚军作战。此时晋文公刚攻下依附楚国的曹国,这就决定了晋楚之战迟早不可避免。子玉率部浩浩荡荡向曹国进发,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的胜败没有把握,楚强晋弱,其势汹汹,他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他对外假意说道: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将来如我返回晋国,愿意两国修好。如果迫不得已,两国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当实行诺言,先退三舍(古时一舍为三十里)。于是他撤退九十里,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此时晋文公已事先派人往秦国和齐国求助。子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为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 一窝蜂是明代的一种火器,在《武备志》中有关于其形制的记载。火箭由弓弩发射,改良成以燃烧火药做推动力。一窝蜂用一个筒形火箭架,内装数十枝火箭,火箭引线互相联结,用时点总引线,火箭便会应声齐发。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便大笑道: 晋军不堪一击。其实,这是晋军诱敌之计,他们在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弄得烟尘蔽日,制造假象。子玉急命左军并力前进。晋军上军故意打着帅旗,往后撤退。楚左军又陷于晋军伏击圈内,亦遭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合力,已把子玉团团围住。子玉这才发现,右军、左军都已被歼,自己已陷重围,急令突围。虽然他在猛将成大心的护卫下,逃得性命,但部队伤亡惨重,只得悻悻回国。这个故事中晋文公的几次撤退,都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退却,寻找或制造战机。所以,在特定情况下走,是上策。
用计锦囊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不如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有几种选择:一、求和;二、投降;三、死拼;四、撤退。在这四种中选择,前三种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是彻底的失败。只有第四种,撤退,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抉择。因此说,走为上。
含义
本计包含以下三种含义:
一、知难而退。如果已经知道事情实在做不成,就不要硬着头皮去做,要见机而动,尽早放弃,不要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要实则斗,虚则走,在自己的力量不足的时候,要避免同敌人决战,要首先保存自己的实力;在避而有所全的情况下,则避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是脱离危险境地的一种策略。
二、以退为进。就是把现在所做出的暂时退让,作为下步争取更大进取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的走,并不主要是因为力不可支,而是出于引诱和调动敌人的需要。这是一种以迂为直的迂回战术。通过伪装的退却,可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三、急流勇退。由于人性本身的弱点,使有些人很难割舍既得的利益,常常是身后有余忘缩手,这一点在需要撤退时一定要避免。所以急流勇退中的 勇字,除了果断迅速的意思之外,还包含勇敢和勇气的含义。
对策
防范走为上计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疏而不漏。我们围歼敌人要张开密网,使敌人无隙可乘,无计可施,不然让快要抓到手的鱼儿溜掉,那将是十分遗憾又后患无穷的事。
二、截断退路。如果不慎,让敌人钻了空子跑掉的话,那么千万不要总是跟在敌人的后面追,而要赶到前面,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堵截,将他们消灭。要能跑到逃跑敌人的前面,一是要取捷径,二是要有速度。
三、纵之而去。如果阻截已迟,追之不及,可以索性纵之而去。但是纵之而去并不是彻底放弃不管,而是以此来麻痹对方,使其放松警惕,敌人惊魂未定时打他个措手不及,这就是所谓的欲擒故纵之计谋。
用计范例
范蠡功成身退远走高飞
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谋略家、越国大夫范蠡,在越国为吴国所败时,他曾跟随越王勾践赴吴国做过两年人质;回越后,与文种等谋臣协助越王勾践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亡吴国。越国一时成为诸侯中的一霸。当勾践在姑苏城吴王宫召开庆功大会时,范蠡却带着倾国倾城的美人西施隐居去了,范蠡离开越王勾践时,故意制造出自杀的假象:当勾践派人去接管范蠡的军队,防止范蠡变心时,范蠡把自己的外衣扔在太湖旁边,并在衣兜里留下写给勾践的一封信,其大意是说,今天大王灭了吴国,当上了霸主,我的本分总算尽了。可是还有两个人,留着他们对大王没有好处:一个是西施,她迷惑了夫差,弄得吴国灭亡了,如果留着她,也许能迷惑大王,因此,我使她去了;另一个就是我范蠡,他帮助大王灭了吴国,留着他,他有可能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我使他也去了。勾践看完这封信后以为范蠡杀了西施之后,范蠡自己便自杀了。勾践这才放心了。其实范蠡并没有死,他带着西施和一些财宝珠玉,弃官经商,改名更姓,跑到齐国去了。后来他又搬到当时人口众多、交通便利、买卖发达的大城镇定陶,称为朱公,即后来成为百万富商的陶朱公。范蠡离开越王勾践不久,曾托人送过一封信给他的好友文种,信上说:‘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越王这个人能够同他共患难,不能同他享安乐。你为什么不走,恐怕将来想走也走不了。果然不出范蠡所料,勾践在灭了吴国之后,对那些和他一起共过患难的人,慢慢地疏远了,对于文种这样有才干的人,更是疑心重重,最后,他竟逼文种自杀了。
孙膑功成著兵法
魏国大将庞涓自以为是了不起的能人。可是他知道,他有一个同学齐国人孙膑,本领比他强。据说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只有他知道祖传的《孙子兵法》。魏惠王也听到孙膑的名声,有一次跟庞涓说起孙膑。庞涓派人把孙膑请来,跟他一起在魏国共事。哪知道庞涓存心不良,背后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十分恼怒,把孙膑办了罪,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幸好齐国有一个使臣到魏国访问,偷偷地把孙膑救了出来,带回齐国。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也正在改革图强。他跟孙膑谈论兵法后,大为赏识。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坐在一辆有篷帐的车子里,帮助田忌出主意。孙膑与齐国大将田忌指挥齐军取得马陵战役的胜利后,随即功成身退,他谢绝了齐威王对他的封赏,同时主动辞去军师的官职,过起隐居生活,把晚年的全部精力用于总结战争经验和军事著作的写作,从而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孙膑兵法》。孙膑功成身退,一方面是他淡泊功名利禄,另一方面是他自己因在魏国曾身遭庞涓的陷害,有切身的教训。孙膑看得非常清楚,在马陵之战前后,齐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相国邹忌与大将田忌关系越来越紧张,个人的恩怨愈积愈深,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邹忌一开始反对出兵救韩,其真实目的是怕田忌立功,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及地位。后来因齐威王赞成出兵救韩,邹忌无法阻拦,就改变策略,转为支持出兵救韩。目的是寄希望于田忌战败身亡,或利用战败而诬陷他。对此,孙膑看得十分清楚,并警惕万分。所以马陵战役胜利后,孙膑曾献谋于田忌,请即带兵入朝,驱除邹忌,田忌没有采纳。结果,田忌不久便遭到邹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
刘伯温功成归故里
为朱元璋平天下、治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伯温在功成之后,朱元璋授予刘伯温弘文馆学士,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刘伯温为了免遭朝廷官场斗争的不测之祸,随即上书明太祖要求辞仕过隐居生活。原因有二:一是青少年立下的报国志得以实现,位至开国功臣之列。二是他生就豪爽刚正、嫉恶如仇的性格,在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时曾得罪过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即使是对明太祖朱元璋,他也常常直谏不讳。因此,他想尽早从官场的漩涡中抽出身来,激流勇退。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回到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里,在乡间每日读书吟诗,饮酒奕棋,谢绝同一切官府来往,静心修养,自得其乐。公元1373年,胡惟庸当上了丞相,他对刘伯温曾经在明太祖面前不同意自己担任丞相一事,怀恨在心,故诬陷刘伯温在故里谋占有王者之气的地为自己墓地,图谋不轨。朱元璋因疑心极重,遂于第二年下旨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被迫忍气吞声进京说明真情,不想在京积忧成疾。公元1375年3月他重病不起,被送回乡里,一个月后逝世。如果刘伯温在朱元璋登基称帝的前夕,不待封官列侯即隐退故里或山中寺院,恐怕也不至于后来遭到剥夺俸禄的冤屈。由此看来,政治斗争中的激流勇退宜早不宜迟,否则,虽辞职也难保全终身。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