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撕扇(晴雯洁身自好)

时刻小站 134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美。姊娣悉慕媖娴,妪媪咸仰惠德。

既忳幽沉于不尽,复含罔屈于无穷。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自蓄辛酸,谁怜夭折?仙云既散,芳趾难寻。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

尔乃西风古寺,淹滞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飒飒,蓬艾萧萧。自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泽馀衷,默默诉凭冷月。

——《红楼梦·芙蓉女儿诔》(节选‬)

晴雯是我最钟爱的丫头,想必曹雪芹也如是。

在《红楼梦》第五回揭示大观园众女儿命运这一节书里,曹公第一个写的就是晴雯,居又副册之首。

曹公对晴雯的审美评价,集中在判词和《芙蓉女儿诔》中,在这些诗文里,晴雯被写成性质神貌极为贵洁精美的天国少女。

在晴雯的艺术形象中,曹公关于女性人格的审美理想、价值理想又一次得了饱满的体现,又一次达到了时代的峰巅。

仿佛是几千年来中国女性屈辱的怒火,都汇集到晴雯身上,随时都可能爆发出来。她虽然是带着稚气和野性的,但其人的意识的幼芽却已然萌发了。

不过同为大丫头,一个看似粗笨实则乖巧伶俐,一个看似聪明实则个性率真。所以,袭人和晴雯的命运便截然不同。

我以为,这世上只有两种人可交:一是讲真话之人,二是干实事之人。但世人听不进真话去,总喜欢面上功夫。

彩云易散,霁月难逢,最后晴雯惨死,连死在谁手里都不清楚。而袭人却可以既赚了面子又足了里子。

大概人人都想学得这样的一种乖巧,那样的奴才命却是好命。而晴雯这样的狐媚子大抵上不被人所喜,甚而唾弃。

有网友就评曰:晴雯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不知奉承领导,云云。可见,连曹公都驾鹤三百年了,可国人依然是奴几的节奏。

可我独爱晴雯,这样一个真性情的女子,透着骨子里的一种正直、清纯、可爱、善良,——这些最优美的品质。只可惜,贾宝玉是个软蛋。

晴雯本是荣国府总管赖大打小买来送给贾母的,因她生的好,针线活也厉害,所以贾母给了宝玉。她无父无母,只有一个杀猪的姑舅哥哥多浑虫。

后来,因王夫人抄检大观园,被王善保家的下了眼药,王夫人看不惯晴雯病西施的做派,将其赶出怡红院。当时晴雯正病着,回家之后便郁愤而亡。

在贾府,诸如袭人、鸳鸯、司棋、待书、晴雯、麝月这些大丫头们都被称为副小姐,也是大观园小厨房柳嫂子口中所称的二层主子。

她们也和主子一样,穿金戴银,吃喝不愁,横竖干活的还有那些小丫头和婆子们。所以也算是养尊处优的,竟比那些寒薄人家的正经小姐还要体面尊贵些。

还包括贾府那些奶妈,是更有些体面的。比如宝玉的奶妈李奶奶,贾琏的奶妈等,这也算是贾府的风俗。如此,更反衬出晴雯下场的悲惨。

当然,这也不仅是贾府的传统,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其妻孙氏即为康熙皇帝的奶妈。

后来,康熙六下江南,曹家在江宁织造府四次接驾,康熙彼时即拉着孙氏的手说:此吾家老人也!

此一节,曹雪芹也在书中将家史幻化为江南甄家,并通过贾琏奶妈之口,隐隐绰绰的道出昔日的沧桑巨变。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晴雯被赶走,也算是劣币驱逐良币了。她论长相,不输钗、黛;论才干,一夜补好了雀金裘;论品性,洁身自好,不讨好主子。

只是因为心直口快,模样儿言谈爽利,不会忍让逢迎,无意中得罪了小人被人怀恨在心,终致报复惨死。

临了,也只是和宝玉交换了贴身的内衣并两葱指甲,算是给枉担了虚名的自己一个交代。

指甲、内衣在那个时代,都是爱情的信物,晴雯的大胆举动,是曹雪芹代为晴雯为她含苞待放的爱情留下唯一的纪念,也是对封建桎梏的有力一击。

贾宝玉对这样一个任情任性的丫头充满了同情和怀念,然而尽管不满,这位多情公子却也无能为力,只能空牵念。

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其死后,为她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芙蓉女儿诔》,来抒发内心的愤慨和眷念。

过于出类拔萃,耻于随波逐流,使这个风流灵巧的第一等人物,最终只能抱屈夭亡。晴雯的名字与镜花水月一样,成为高悬于大观园上空的理想之魅影。

晴为黛影,林黛玉恰同来祭奠,并诔文中的点睛之句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亦伏笔暗示了宝黛之间爱情悲剧的宿命。

在余看来,晴雯是《红楼梦》中少有的具备独立人格、自尊自爱、反抗精神的女性人物,她也将宝、黛、钗、袭,甚而王夫人等皆视作平等的关系。

也唯有她敢和宝玉龇牙拌嘴,如晴雯撕扇一节尽显其洒脱率性。一是正直勇敢的个性使然,二是她内心不藏私才能如此。对袭人麝月秋纹等人更不在话下。

当秋纹因为王夫人赏赐的几件衣服而洋洋得意时,晴雯却嗤之以鼻。同是丫头,偏被分出谁比谁高的等级,对此晴雯是极为不满的。

在她看来人人平等,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有损尊严,即使冲撞了太太也绝不服软,不做西洋花点子哈巴儿。她对秋纹的讥讽,对袭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更为犀利的鞭挞。

在书第五十二回,小丫头坠儿偷虾须镯之事宝玉袭人麝月等人都知道了,也唯有晴雯这块爆炭反应强烈。

她不同意麝月和稀泥的态度和作为,卧着病动手戳坠儿,还假称宝玉的意思,坚持将坠儿撵了出去,其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之秉性亦尽显无馀。

但是,专制制度从来是顺民性格的制造者,对于被其奴役的人来说,就只能顺从、安分、守节,正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

倘有些许反叛,哪怕只是因生的太好了,就不免掐尖要强,大不成个体统,就会被扣上不忠、不孝、不伦的罪名而加以拒杀。

因此,风流灵巧的晴雯定会招人怨,终有人非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

然那些甘心为奴的人,正如鸳鸯拒婚时言道:你们(即袭人、平儿)自以为都有了结果了,将来是要做姨娘的,可未必都遂心如意!你们且收着些,别乐过了头!

曹雪芹浓墨重彩构建的大观园乃至宁、荣两府,实际上就是一个浓缩版的中国社会,在这里,有最精致的上层建筑,也有最龌龊的底层群像。

不论主子奴才,或半主半奴,都在贾府这条破船上蝇营狗苟,满以为找到了千年铁门槛,然而三春去后诸芳尽,最终不免树倒猢狲散。

既如此,晴雯早早的去了,做了芙蓉花神,又有何可悲叹的?淫里有情,情里无淫,为了个性和自由不惜生命,古往今来,晴雯算拔得头筹的。

每读《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书晴雯之死,我的眼眶都会湿润起来。想来,到底何谓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撕裂了、撕碎了给人看罢了。

但这不是小说家或艺术家愿意为之的事。这是文化的事。文化撕裂了、撕碎了人性,扭曲了人心。

使得人只知道放纵自己的欲望,这是因为他们又无时不刻不在压抑着本能的情感。这就叫人情。

早先,金钏投井之后,王夫人还装作懊悔的样子,还流下了几点泪。到了整治晴雯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伪装了,原形毕露。

这个老女人对于一切美的东西,就是要故意的杀死她。如此,方能干净。这是因为她太不干净了,才要从别的地方找补。

中国人之所以审丑,只怕也是此故。因自己本就那么丑恶了,那怕一点点的美,就会严重刺伤他们的双眼。只能把更加丑恶的东西拿来填补,惟有这样方能活下去!

然并非他们不知分辨美与丑,只是这种审丑的刺激一旦成为惯性,那便像偷东西一样,会上瘾。

三毛有言:人活着不在于长久,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大多数人即便活了八十岁,也不过一个行尸走肉而已。

大概,只有在直面死亡的那一刻,才会想到一点儿与人格、精神、灵魂有关的东西。但一切都晚了。当最后的一股气也化作尘埃之后,一切便皆不存在了。

如有幸,会有人给你开个追悼会什么的,但又是和死者自己的精神毫无关系的一些屁话套话。这,就叫轮回不爽了。

曹公也替贾宝玉精心创作了《红楼梦》中篇幅最长,也最富有文采的诔文来祭奠晴雯,偏爱之情亦不言自喻。然宝玉越是赞扬晴雯,越是在捧杀晴雯。

明明是个丫鬟,却有着俊俏外貌和心灵手巧之才;明明是个奴婢,却有着锋芒毕露的自我意识和不甘蹂躏的自由灵魂。

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导致她被传统中国社会无法颠覆的尊卑纲常、人伦情理所毁灭。晴雯的身份地位和个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注定了其悲剧命运。

勇晴雯,——以夭折的风流、不羁的姿态、惨烈的结局留给后世读者无限的同情、无穷的遗憾和无尽的反思!

张锋 辛丑深秋写于大理古城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