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哲学历史,古往今来的哲学史家有一个逐渐的了解,不断书写的过程。按冯友兰先生说法:本来的历史是一次性的,不可能再来。而写的历史,则是有哲学史家们不断思考,不断书写的。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由于篇幅有限。仅从以下四个方面从总的线索上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一、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史研究;
中华民族从很早的时代起,就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开始了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但是由于当时没有哲学的概念,哲学概念在前面提到最近100多年才出现,因此这种反思和总结,多以学术思想史的形式出现。杂有一些在今天看来并不属于哲学范畴的内容,且在论述上比较简单,或者只是区分不同的人物和派别,而没有对其发生的文化背景,思想传承相互关系做深入的研究。或是着重对史料的编篡,而对其内在联系及价值却缺少评价。所以用现在哲学史研究的眼光来看,这些古代哲学思想史的研究成果有着自己的局限地方。但这些研究成果及其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这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端。
中国古代哲学史研究著作,自先秦而始,以后逐渐丰富。代表性著作如先秦《庄子·天下》、汉代《论六家要旨》、唐代《华严原人论》、宋代《伊洛渊源录》、明清时期的《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等等。
由此可见,中国自古到今从未断过哲学史的研究,这是中国哲学史的优良传统。
二、现代意义的哲学史研究的开启;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是近百年才开始。随着现代大学哲学门的建立,中国哲学史以课程出现,其教科书,研究著作也随之出现。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和第三个十年当中,就出现了一批这样的教科书和研究著作(在第一讲中曾举例了四部著作,可去翻阅。)其中最有影响者当属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书中,胡适第一次用现代的眼光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目的,分期做了规定。
蔡元培为此书做序,并认为该书特点主要为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冯友兰也称此书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由此可在,该书建立了完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对以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随着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启,在20世纪中国研究史当中,出现了一批代表性成果。此处做一些大致上的列举。
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俩卷本《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用现代哲学观念写成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上起先秦,下到晚晴。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写于20世纪30年代。这是第一部以哲学问题史形式写成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
20世纪30年代,范寿康在武汉大学教课的基础上,著有《中国哲学史通论》。该书不仅仅是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第一部教材,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在马克思唯物史观指导下写成的中国哲学通史教科书。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了新的开展。其代表性著作如吕振宇《中国政治思想史》;郭沫若《青铜时代》、《十批判书》;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著作虽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哲学,但观点上是百家争鸣,各具风采,并不是政治化作品。
20世纪6,70年代,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上就是第三个方面的简要介绍。
四、一些相关教材(四部);
20世纪80年代初,武汉大学萧萐(jie)父,中山大学李锦全编著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
中山大学冯达文,武汉大学郭齐勇主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这是在上一部的基础上重新改写而成;
武汉大学郭齐勇编著的《中国哲学史》;
萧萐(jie)父,李锦全编著的《中国哲学史》的外文版本(武汉大学张思齐译);
不局限于如此,有兴趣的各位还可进一步阅读,加深自己的哲学史研究和反思。
明日将继续为大家奉上中国哲学的开端,带大家更为详细的学习。求关注,么么哒。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