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的绰号(鲁智深活捉方腊后说了两句话)

时刻小站 119

一、为何只有鲁智深,才能活捉方腊

《水浒传》中,虽是以宋江为主角被大力塑造,但实则他却被两个人压住了风头,一个是武松,另一个便是鲁智深。而其中,又以鲁智深最为闪亮。

从鲁智深一出场便是为惩恶扬善,三拳打死镇关西,并为此丢了大好前程,直至他出家为僧,却依然率真如故,一路坦荡行来,成为水浒中最令人仰望的高峰。所以也只有如鲁智深这样的人物,才能拿走水浒中最大的功劳,这便是活捉方腊!且更让人惊叹的是,鲁智深活捉方腊竟完全是神助。

当时的鲁智深由于贪战贼兵,直赶入乱山深处,迷踪失径。却遇到一位老僧,把鲁智深引到茅屋中后道:柴米菜蔬都有,只在此间等候。但见个长大汉从松林深处来,你便捉住。

果然早上鲁智深便看到这贼爬过山来,因此,俺一禅杖打翻,就捉来绑,不想正是方腊!从原文中可以清楚看到,鲁智深守株待兔般,就轻松拿走这最大的功劳,堪称是善者得正果,但这并非是真正的要领,因为宋江听闻经过后,立刻开口了。

二、鲁智深说了两句话

宋江道:那和尚眼见得是圣僧罗汉,如此显灵,令吾师成此大功,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宋江这句话,透着一股滑稽,因为他首先承认,鲁智深所遇到的老僧是圣僧罗汉,来帮鲁智深的,这等于也承认了,鲁智深是佛门罗汉。哪料却旋即又让鲁智深还俗当官,娶妻生子,光耀祖宗,却丝毫没觉察到,自己话里透着滑稽。这其实便是宋江的本来面目,即,以光耀祖宗门庭为目的,高官厚禄为手段罢了!

鲁智深想也没想便答道: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这第一句,可谓表明了鲁智深的态度,明确表示跟宋江不是一路人。其中重点是心已成灰,说明了鲁智深对前途的绝望。所以这句的潜台词就是说:宋老大你所指出的那条道路,在我看来就是条死路。哥,没兴趣陪你玩。

面对鲁智深这态度,宋江又变了一个说辞继续劝,不是宋江舍不得鲁智深,而是因为鲁智深活捉了方腊,这等天大功劳,回去后宋徽宗必会问个详细,甚至要求见见面,这都是可预见的,到时候你让宋江怎么对宋徽宗交代?他无论怎么说,都等于冷场了。

所以,宋江必须要把鲁智深带回去,于是宋江又道: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

但哪料,鲁智深的第二句话却更绝: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若说鲁智深的第一句话,是表明对前途的绝望,那么这第二句,几乎是直白的告诉宋江等人——回去后,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无论宋徽宗给多少东西,但只须拿走咱的性命,再多的东西,又有什么用?留下全尸,便是最好结果了!

三、共六人听懂了,离开宋江得以善终

宋江当时便默上心来,各不喜欢,点本部下将佐,俱已数足,教将方腊陷车盛了,解上东京,面见天子……

可见宋江对鲁智深如此不识抬举,是非常不高兴的,于是回头就点名其余将佐(梁山好汉),可见当时两人的对话,被所有还活着的梁山好汉都听到了,那么他们都听懂了吗?显然宋江是没听懂,不然不会默上心来,各不喜欢。

幸好随后鲁智深便坐化了,让宋江见到宋徽宗后,有了一个完美的交代理由。就在鲁智深坐化后,首先是武松第一个离开了宋江,表示:在六合死出家了,不回去!

宋江的回答只有四个字:任从你心!全无劝阻鲁智深时的情真意切。但问题是,若真如影视剧改编的那般,是武松独臂擒方腊,宋江还会如此干脆的说着四个字吗?

随后由于林冲得病,也留在六合寺跟武松在一起,武松和林冲是鲁智深在梁山上,最好的两位朋友,显然他俩听懂了鲁智深的那两句话,而离开了宋江。故而两人的结局是,林冲病亡,得了一个囫囵尸首,算是善终。武松八十而终,可谓圆满。

随后燕青,便开始劝阻卢俊义离开宋江,他说的那番道理,简直就是把鲁智深的那两句话掰开揉碎的解释,显然燕青也听懂了,可惜卢俊义却不懂,于是燕青留下封书信,也离开了宋江,从此笑傲于山水红尘中,得了一个善终。

没多久李俊又装病,留下童威、童猛照顾自己,也离开了宋江。从李俊装病这里,其实能看出,鲁智深的那两句话,他也听懂了,最差也是引起了他的共鸣。所以李俊等三人,最后去了海外,李俊成暹罗国之主,童威、童猛成了大臣。显然这三位,用咱世俗的眼光来看,结局是最好的。

自鲁智深活捉方腊,说出那两句话后,共六人听懂了,都纷纷离开宋江,且最后都得了善终。这不得不说,是鲁智深做得最后一件善事,两句话点醒了六位梁山好汉。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