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愿做佛前一束青莲乐终古而未央人莫予毒
古人读书有很多励志的故事,比如萤囊映雪,负薪挂角,悬梁刺股等等。有些还有道理,有些就不是很符合科学。比如萤囊,讲的是车胤抓了好多萤火虫放在纱囊里,借着萤火虫的光来读书,这个作为激励人们的故事听听也就罢了,萤火虫的光没多大亮,不足以让人在黑夜中看见书上的字。
再比如孙康映雪读书,也不大可能,咱先不说大雪地里多冷,就说用雪反射月亮的光来读书,那干嘛不直接在月光下读书呢?
和这些故事类似的还有凿壁偷光,先来看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匡衡勤学而无烛, 匡衡是西汉人,那时候还没有咱们现在意义上的书,都是竹简,有时候汉墓里面会发现竹简,这在考古学上都是大事,因为竹简上纪录的文字很可能解开一个历史之谜,或者完全推翻我们对于某个历史事件的认识。比如居延汉简的发现就是典型。
我们现在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古人非得晚上学习,白天有大太阳的时候不能看书学习吗?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何不食肉糜吧,对于古代穷人家来说,白天是劳作谋生的时间,没有空余时间坐下来看书,所以才会有负薪挂角,汉朝朱买臣上山砍柴,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末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无烛,没有蜡烛,这里可能不专指蜡烛,也应该改包括油灯,但无论是蜡烛还是油灯对于穷苦人家来说都是很贵的。杜牧的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李商隐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文人笔下蜡烛是有情有义的,可对于穷人来说,蜡烛没有那么浪漫,而是很实际的。
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时候,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可见蜡烛在那时候就是财富的象征。
点油灯更是不敢想象,那时候点灯的油就是吃的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油是很珍贵,怎么舍得点灯呢。在抗日最艰苦的时候,什么物资都很缺少,油当然也很缺,那时候人们为了节省吃油,都发明了钱儿油,把一个铜钱儿拴上线放在油桶里,每次做饭把铜钱儿拎出来,就吃铜钱上带出来的油。
小时候我还吃过棉花籽油,很难吃,现在人都很难想象了。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他用石油做过照明,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可惜沈括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要不然他就能成为石油大亨了。
邻舍有烛而不逮,邻居家里有钱很富有,估计家里每天都吃烛光晚餐,不逮,指富人家的烛光不能穿透墙壁照到匡衡家。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把墙壁凿了个缝隙,让邻居家的光透过来,映着人家的光来读书。这个富人也挺有意思,不知道发现没有,怎么不把缝隙给堵上?看到这儿我老想起光头强来,闻着饭店的肉味吃馒头。
下面其实是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名叫文不识,家里很多书。有一种解释说文不识是这个人不认识字,我觉得应该不是,不认识字家里要那么多书干嘛?还是人名比较合理,《笑傲江湖》里有岳不群、封不平、成不忧等等,估计他们都是不字辈的。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匡衡去给她们家当佣人但是不要工钱。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这几句就没什么可以多解释的了,匡衡希望能把主人家的书都读一遍,主人感叹这种精神,把自己的书给他看,匡衡最后成就一代大学问家。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学好,得有主观能动性,如果学习没有自觉性,即使条件再好,把他放在图书馆里,他都没有兴趣看书,管什么用?
那么匡衡长大后干了什么呢?匡衡在得志之后,不但助纣为虐,而且还危害民族英雄陈汤,成为一个有才无德,以致危害国家民族之典型。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