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的诗意 凉州词的诗意简短一点

本文乃楷哥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之前提过,王翰和王之涣都写过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七绝《凉州词》。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赏析王翰的《凉州词》。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如果说,在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抒情主人公是诗人自己,是作者直接站出来发感慨,那么,王翰的这首绝句,则是通过戍边者的自白,传达出诗人的思想与情感这首诗的第一句,不象王之涣的那一首,以状写景物,烘托气氛开头,而是一开篇,就卓然地摆出两件物品:葡萄酒与夜光杯。

夜光杯是西域的地方特产。在这里,是指精美的酒杯。西域盛产葡萄,葡萄酿酒自然是当地的又一特产了。而且,葡萄酒又冠以美字,这真是美酒精杯,多么诱人啊诗人在第一句中,虽然只提到两种物品,然而,却达到了渲染西北地方色彩的目的。诗歌讲究精炼,要用尽可能少的字、词表达丰富的含义。这就要求所选择的字、词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从艺术上讲,就是要求形象具有概括力。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正是遵循了这条诗歌的创作规律。貌似无意,实为颇具匠心地拈出两件物品,概括了西北边塞的地方风俗与特色,确是有一以当十的艺术功力。

美酒由谁来享受呢?这就自然地引出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诗人画出了这样一幅图景:战罢凯旋的将士纵辔而归,也许是为了解乏,或者是为了庆功,他们打算酣饮一通。正在这时,军中传来琵琶的弹奏声,好不热闹。这乐声告诉将士们,酒筵已经摆好了,快去畅饮吧!这句中的催字是催饮的意思。王翰的欲饮一句,不仅有催饮之意,还可以使读者想见在那欢快、急促的音乐伴奏下,将士们一杯接一杯,或是一碗接一碗不停地啜饮的样子。如果我们再深一层地玩味此句,就会感到,由于诗人运用了催和欲这两个动词,也折射出将士战罢而归,酒兴遽起的迫不及待的心情。

在一、二两句诗中,我们看不到如同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那种荒寒的边塞景象,也感受不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样雄浑的气势……这里所出现的是热烈、欢快的景象,诗句则富于流畅、跳跃的动感和韵律。

我们还可以发现,诗人在这首诗中,是捕捉到戍边将士生活的一个侧面——饮酒,这里的人物,是公开出现在诗中;而王之涣的那一首,人物则被一些具有象征性的艺术形象,如孤城、羌笛等所替代,由诗人站出来抒发出自己的感兴。由此,我们说,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从宏观的角度,铺开来写,写一片;王翰的这一首,则是从微观的角度,撷拾生活的某个侧面,写一点。多才多艺的盛唐诗人,虽然选择同样的诗题同样的题材,却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和追求。

诚然,一、二两句渲染了热烈的气氛,已如上述。但三、四两句,诗的情感色彩却发生了变化,显示了多层次的特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戍边将士的话。这两句的意思是:请您不要笑话我们畅饮后醉倒在边塞战场上吧,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人有几个能生还呢?言外之意是说,今天能活着回来,已经是万幸了,难道不该庆贺,一醉方休吗?

这是表层的意思,那么,在它的下面,又暗含着什么潜在的思想、情感呢?对此,注释者多有不同的见解。一种如《岘佣诗话》对这两句是这样说的:作悲伤话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这两句诗表达的是无可奈何,听凭命运安排的情绪;再有,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中认为诗句流露了消极意味,然而全诗的情调不是伤感的。

我们认为,这两句诗表达了多层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这里有消极的及时行乐的意味,也有暗自伤悲的情绪,同时,还有感叹命运无常,悲极而乐,貌似达观的自嘲和自我安慰。我们应该看到,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生与死的问题总是象悬在人们头顶上的利刃,时时威胁、纠缠着参战者,人们不可能象生活在和平、安全的环境中那样,保持心境的平和与单纯,而是内心充满了紧张、矛盾、复杂的情感。

然而,正如《唐诗选》所解释的,通观全诗,情调不是伤感的。这正说明了诗的基调,也就是将士们情感的基调不是伤感的,而是具有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色彩。在这一基础之上,诗呈现出复杂的情感层次,传达出诗的主旨:一方面,并不是简单地反对一切战争,对盛唐时,唐王朝反对外族入侵,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给予肯定,对参加战斗的将上,表示敬佩,诗歌的基调正印证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作者又对离乡背井,远戍边塞的将上们充满了理解、同情之心,因而,赋诗句以丰富,复杂的心理内涵。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诗人擅于选择概括力较强的物、事来渲染气氛。如葡萄酒、夜光杯、琵琶,都是西北民族的物产,拈入诗中,使地方色彩顿见浓厚。再者,诗人从战争生活的一个侧面写来,没有去正面写战场的厮杀,然而,却写出了参战者的心理和情感。这说明,表现生活是有多种角度的,在大的题材之下,诗人们又依据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与发现,选择独特的视角去反映生活。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使我们听到了将士的自白,这是语言的表达,但由此,我们却似见到一幅活生生的醉翁图。第四句的夸张性的反问,更使这画面上的人物增添了几分酒后吐真言的醉态。这种通过人物语言,表现人物形象的手法,是高超的七言绝句篇幅短小,诗歌又要求语言精炼,要求以简省的词句,表达丰富的内涵,达到耐人寻味、咀嚼再三的艺术效果。三、四两句确实有这样的功夫。尤其第四句,用了反问句,更能引发读者的思索,也使诗意更为含蓄。本诗韵律流走,一气呵成。然而,其中又有转折、跌宕,从一、二两句热烈的气氛,突然转入三、四两句的深思的诗境,更显得意味无穷。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时刻小站